


绿色是漳州最鲜明的发展底色,也是最具优势的城市竞争力。近年来,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漳州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工作部署要求,紧紧锚定目标,持续攻坚发力,为漳州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资源整合,构建漳州生态保障平台
2022年8月,按照市属国有企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要求,漳州发展在生态环保板块实现新突破,以漳州东墩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为母体,整合现有污水处理、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农村污水整治处理等业务,组建福建漳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漳发生态科技”)。漳发生态科技的组建,代表着漳州发展将进一步立足服务漳州地区生态环保的工作需求,深度切入生态环境产业赛道,积极参与漳州城乡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工作。

马洲污水处理厂(一期)效果图

平和第二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 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漳州市污水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漳发生态科技污水处理范围涵盖漳州中心城区及平和、漳浦、南靖、云霄等城乡范围,其拥有污水处理厂8座,日处理能力达41.2万吨/日,出水水质均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东墩污水处理厂是漳州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6万吨/日(一二期合计),是漳州第一座半地下式、花园式污水处理厂。该厂采用硝化能力强、污染物去除率高的AAO+MBR水处理工艺,污水经过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东墩二期项目于2019年10月开工,2021年10月竣工验收,先后获得漳州市“水仙杯”奖优质工程、福建省“闽江杯”奖优质工程、“华东地区优质工程奖”等奖项。

东墩污水处理厂
内河整治,打造城市水环境高颜值
在漳州中心城区,漳发生态科技承接市区内河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以全流域要素治理为思路,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保质、生态修复、长治久清”为切入点,为漳州市区25条内河撕下黑臭、淤堵、断流、脏乱的旧标签。漳州市区内河水质稳步提升、水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各内河水质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五类水标准,大部分河道水质主要指标能达到四类水至五类水之间,东宋河、九十九湾等河道水质主要指标可达到三类水标准。目前内河PPP项目完成建成区99%以上污染源整治改造,主要河道已消除黑臭水体,为漳州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和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九十九湾整治前后

东宋河整治前后
乡村振兴,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在乡村振兴领域,漳发生态科技结合自身优势,主动介入调研漳州市各区县生态环保产业环境、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情况,积极对接漳州中心城区及南靖、漳浦、诏安、平和等县域农村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工程PPP项目、乡镇污水处理厂等生态项目,先后中标诏安县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包含15个乡镇、217个行政村、16个社区、1个农场),漳浦城区污水收集与水环境治理项目(范围主要为漳浦县中心城区约55.30 平方公里,包括控源截污工程、内源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活水提质工程、末端保障工程、品质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平和县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运维项目(包含13个乡镇14座污水处理设施),负责项目运营维护工作,为全市农村污水处理、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有力的保障。

诏安县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EPC+O总承包项目开工仪式
创新管理 建设污水处理智能模式
目前,漳发生态科技已着手构建生态板块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参与诏安县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信息化建设,并将以平和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拟选取1—2个千吨级污水处理厂)为试点,开展无人巡检、智能化生产控制等智慧污水处理厂改造工作,逐步构建起含污水处理厂、河道、雨污水管网、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等已建及在建项目的“厂-网-河”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识别图中二维码 参观漳发生态科技旗下污水处理厂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漳发生态科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扬风帆,踏浪前行,协同推进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漳州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