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保碧水 醉美万绿湖丨美丽河湖“晒”出来
时间:2023-12-19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见习记者郑秀亮 通讯员赖志刚 彭晓飞
天上瑶池水,人间万绿湖。
在广东东北部延绵不绝的黛青色群山,环抱着一座巨大的湖泊,湖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湖中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绿岛星罗棋布,这里就是广东河源万绿湖(新丰江水库),是全国十大水库之一,也是华南地区第一人工湖。
万绿湖水域面积约370平方公里,库容约139亿立方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重要城市近5000万人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其水质常年维持在地表水Ⅰ类标准,为下游供水饮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是名副其实的“政治水、生命水、经济水”。
长期以来,河源市始终把万绿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强化系统治理、多措控污治污等措施,推动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万绿湖跻身其列。
新丰江大坝实景图(中共东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高位部署,守好一湖清水
今年4月,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乘船巡察万绿湖,工作人员从湖中吊桶取水,现场检测水样指标,黄坤明舀水饮用,感受水库水质。他指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强新丰江水库流域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多措并举保证水质持久稳定达标,守护好这一湖清水。
10月8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新丰江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要求把新丰江水库打造成广东省美丽河湖推广示范样板,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治水新局面,为新丰江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美丽河湖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万绿湖保护,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倾斜支持,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也从政策、业务指导方面不断加强对万绿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经初步统计,2018年以来,省级部门累计支持生态环境类资金约15.5亿元,广东省还制定了东江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激励政策,河源市在达到激励条件的情况下每年可获得生态环境保护激励资金2.4亿元。
“河源市委、市政府将万绿湖水环境保护作为河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河源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徐智敏介绍说,“河源坚持水环境常态化管理、系统化治理,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实现省、市、县、镇、村级河长‘全覆盖’”。
为守好这泓清水,河源先后出台《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新丰江水库及其主要支流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方案,切实加大资金保障,推动建成一批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近5年来河源累计投入约38.5亿元生态环境资金用于水环境保护及水生态修复。
多措共治,水质稳定领跑
今年9月,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桃花水母,又一次出现在万绿湖,这是20年来万绿湖第7次发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对所生存水体的水环境和水质状况要求极高,它的第7次“报到”,是万绿湖水质极佳的最好佐证。
河源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潘志刚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河源持续开展了万绿湖水质保护三年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降氮控磷”、库区网箱和畜禽养殖污染清理整顿等专项行动,污染防治措施不断完善,污染物入库量逐年下降,水质持续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畜禽养殖和水产网箱养殖污染曾是影响万绿湖水质的两大隐忧,河源为此划定畜禽禁养区1710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30%,全湖禁止水产网箱养殖及投饵养殖,全面清理了禁养区内生猪50多万头,拆除网箱近500个。
万绿湖养殖场清拆(东源县人民政府供图)
与此同时,河源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试点,实施桉树林林分提升行动,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流域34个乡镇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建立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保洁覆盖率达到100%。
东源县半江镇污水处理厂(东源县人民政府供图)
“新丰江水库(万绿湖)库区及重点入库支流一共布设了18个水质监控断面,每个月进行一次采样监测,以掌握水质情况。”潘志刚介绍说,河源不断建立健全万绿湖环境监管体系,制定《新丰江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巡查制度》,完善日常巡查检查机制;加强水质监测分析,每月开展水源监测,加密入库支流断面监测。
多措共治之下,万绿湖水质稳定保持Ⅰ类标准,是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达到直饮要求的清洁水源;主要入库支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根据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2020年以来万绿湖营养状态指数在全国重要水库排名基本保持在前五位,今年2月、4月、6月排名均为全国第一名。
绿富双赢,推动绿色发展
今年3月,在与万绿湖一山之隔的河源市水经济产业园内,华润怡宝(河源)万绿湖饮料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一期)正式动工。自此,我国饮用水行业两大巨头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均布局河源,河源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加速壮大。一湖碧水,聚起了百亿产业。
农夫山泉、华润怡宝齐聚河源,是河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行动自觉,是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万绿湖生态环境保护结下的丰硕成果。
徐智敏介绍说,在万绿湖周边产业发展上,河源严把环境准入关,招商选资上实行“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法律法规的项目坚决不予引进,对有污染特别是水污染重、难治理的项目坚决不予接纳,对达不到清洁生产要求、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的“三个不予”政策。
“万山成一绿,万绿成一湖”。有人间碧螺之称的万绿湖,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
“守护这片绿水,是最重要的前提,旅游开发也必须为保护水资源让步。”秉持这样的理念,在万绿湖的旅游开发上,河源从一开始就摆脱了急功近利的开发理念,旅游开发仅占整个湖泊3%的面积,坚决不以牺牲环境去换取短暂的旅游效益。坚持“湖内游览、湖外吃住”的生态旅游方式,逐步推进船舶燃料由燃油向清洁能源发展。
万绿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共东源县委办公室供图)
如今,每逢节假日,万绿湖周边农家乐络绎不绝,道路上停满大大小小从珠三角各地来的车辆,到万绿湖叹山水、品美食已经成为珠三角游客热捧的乡村旅游模式。
此外,河源深入推进畜牧业规模化、绿色科学化、现代化转型,规模化种养结合比例大幅提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湖区香菇、木耳、灵芝、蜂蜜、特色水果带动库区群众增收致富。
“美丽河湖建设不是一劳永逸。”徐智敏表示,河源将以万绿湖成功入选此次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为契机,推动万绿湖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实现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