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念,以生态治理重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今年7月底,常州市住建局排水管理处常州市江边五期及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以下简称“江边污水五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增污水处理及尾水资源化利用设施,污泥厌氧消化综合处理设施以及光伏发电、水源热泵、管网泵站等配套设施,厂区工程预计2025年12月竣工。工程竣工投运后,江边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将达到70万吨/日,为全省最大。

  作为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生态中轴建设、节水型城市、低碳“无废城市”和新能源之都建设的重点项目,江边污水五期工程将践行节能减排理念,以争创“鲁班奖”为建设目标,将先进科技融入智能、绿色、低碳、创新等元素,探索污水治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打造成太湖综合治理的常州新样板。

  站位:量质赋能

  作为新一轮太湖治理的重点项目,江边污水五期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为守护太湖万顷碧波的旖旎风光贡献排水智慧与力量。

  过去,污水收集处理减少入湖河道污染往往是太湖治理的第一要务。但现在,随着今年6月《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的出炉,太湖治理由过去的污水治理向生态治理转变,要求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开展治太工作。市排水管理处立足职能分工,全力抓好任务落实,通过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作为太湖的上游地区,常州市十分注重城市污水治理工作。近年来,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污水收集范围显著增加,江边污水处理厂紧跟发展需求,实现自身体量升级,污水处理规模已达到50万吨/日。

  据悉,在现有基础上,围绕太湖治理“减磷控氮”目标,江边污水五期工程将新增污水处理规模20万吨/日,污水处理出水将达到地表水准IV类标准,污水处理峰值系数采用行业最高标准,实现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提标改造同步推进,确保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标准双提升。

  江边污水五期工程建成后,江边污水处理厂将成为江苏规模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届时,必将打造为成太湖综合治理的常州新样板。

  行动:协同赋效

  为确保江边污水五期项目如期开工,市排水管理处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效率手续、高强度推进,全力以赴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前期工作。

  高起点规划。据悉,早在2001年,市排水管理处便在全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中考虑江边污水处理厂总体布局事宜,同步提前谋划预留用地,便于后期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污泥处理设施升级等实施;充分考虑既有建(构)筑物空间位置,科学合理规划江边污水五期项目厂区工程平面布置。

  高标准设计。结合排水行业发展需求及问题,江边污水五期工程将污泥处置、光伏发电、水源热泵、中水回用等污水资源化利用理念融入项目设计,力求项目设计高质量;充分发挥“厂站网”“建管养”一体化优势,汇集前期、施工、运维等多方面力量,共促项目设计高经济性;依托设计、编标、跟踪审计等单位的全流程参与,提高项目控制价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高效率手续。为保障项目如期开工,尽早发挥环境效益,市排水管理处强化与市发改委、市资规局、市生态环境局等行政审批部门沟通协调,在确保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前期审批进程。江边污水五期工程自立项至开工共计完成项建、可研、初设、环评等15项全流程审批手续,历时15个月,前期耗时远低于同类项目。

  高强度推进。加强与市有关部门联系对接,确保项目纳入市级重点,争取更大支持;定期向市住建局报告项目进展,时刻绷紧进度之弦,确保项目进度不停步;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分工明晰、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推进。以质安监及施工许可为例,办理过程共涉及合同签订、专户办理等40多项工作内容,经办人员各尽其责、各司其职,造就自中标通知书下发起仅11天完成办理。

  绿色:低碳赋势

  污水处理属于高耗能行业,有效利用污水资源实现能源回收成为推动污水行业低碳运行和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

  多措施答好资源利用“重点题”。

  据了解,江边污水五期工程围绕国家双碳战略,转型治理方式,充分利用污水资源实现能源回收,推动污水行业尽早实现低碳运行和节能降耗。

  一是采用“光伏+”模式开展光伏发电设计。该工程将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构筑物上部空间,总装机容量达到15.7兆瓦,通过收集太阳能,实现电力“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预计年节约电量1600万度。

  二是变废为宝,实现能源回收利用。五期工程将对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通过厌氧消化,污泥里面的有机成分可转变为沼气,沼气用于发电,提纯后还可以变成甲烷(燃气),工程预计新增污泥厌氧消化综合处理600吨/日,随着末端污泥产生量的降低,污泥处理费用也进一步节省。除污泥外,江边污水处理厂在未来还将实现“污水、污泥、餐厨垃圾”同处理新模式,餐厨垃圾有机物含量很高,有机物进入污泥消化系统,产气量就会大幅增加,随之电量也会大幅增加,从而为“无废城市”的建设预留空间。

  三是实现尾水资源化利用。经江边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将进一步用于河道的生态补水,有益于改善区域支流支浜的水环境和水生态,将工程水逐渐向生态水转变。另外,江边污水五期还将污水处理尾水广泛应用于工业、市政等用水领域,实现“一水多用”和“分质供水”,年节约水资源不低于1000万吨。

  据悉,仅通过电能回收、热能回收、中水回用等多种手段,江边污水五期工程预计可实现年碳减排3万吨以上,为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优化工艺答好资源集约化“必答题”。

  作为全省领先的绿色低碳综合示范项目,针对太湖治理总氮控制目标,江边污水五期工程工艺路线将采用国内“AAO+AO+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确保总氮去除效率进一步提升。江边污水五期投运后,可实现新增年减排COD_Cr(化学需氧量)1.89万吨、总氮1900吨、总磷340吨。另外,为考虑远期政策需要,减少环境污染,江边污水五期还将利用臭氧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去除,尤其是面对新污染物带来的挑战,市排水管理处提前谋划,统筹考虑,为全市高质量建设献计献策。

  合理布局答好资源集约化“提升题”。

  按照“集约化、智慧化、信息化”综合建设要求,江边污水五期工程将整合厂区布局,集合资源化利用项目于一体。以“能源利用、安全管控”为规划要求,针对水处理线、光伏电站、双膜车间、水源热泵间等设施,通过建筑设计、电子围栏、数字智能管控等措施,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升集约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此外,江边污水五期工程采用改造污水泵站、扩充污水干管、新建污水调蓄池、扩建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实现整个污水系统全链路协同管控;通过污泥、餐厨处理设施合建实现市政、环卫多部门系统联合共治,大大提升系统污水污泥处理的韧性;通过污水处理“全流程内循环”、供电设计“双路同供”、尾水排放“再生利用”等模式,全力实现污水稳定运行和资源利用同频共振。

  智慧:数字赋新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污水处理厂未来发展指明方向。近年来,市排水管理处按照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发展的目标,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深化智慧赋能,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科学决策提供保障,为城市安全运营提供更可靠的手段。

  为提高污水处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江边污水五期工程以智慧化、科技化、信息化技术手段保障工艺流程高效运转。在江边污水五期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单位结合全周期数字化BIM技术对污水处理厂的管线进行专项设计,优化管线布置。为确保污水处理工艺高效,项目采用在线监测监控、智能中控系统、智能曝气控制系统(ASM2D)等技术,实现污水处理的智能化,达到工艺生产、安防等智能化管理目的。通过与现状工程及厂外管网的衔接兼容,江边污水五期工程可以实现污水输送、污水处理、污泥处理、资源回用、能源利用、老厂信息互联互通,实现(污水污泥)厂、(泵站)站、(管)网、(调蓄)池等排水设施及资源回收、能源利用等一体化联动监控。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和环境污染风险,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一步,江边污水处理厂将以实现少人值守为目标,从经验管理向依托数字化管理转型迈进,打造智慧化污水处理厂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