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绿化梨城的涓涓“活水”哪里来
中新网新疆新闻2月23日电(再努热·阿不力米提 王红祥)“厂区目前负责整个南市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运行至今已提供再生水8000万余方。”近日,在库尔勒市南市区污水处理厂,运营部副经理徐森向记者介绍厂区内污水处理的各个工艺段。
走进厂区,记者看到,汇集的城市生活污水先后经过粗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生物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接触池等环节,在经过垃圾拦截、泥沙沉淀、生物降解、过滤消毒处理后,异味浑浊的污水重新变成了清澈透亮的再生水。


接触池旁,清澈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出,工作人员介绍到,这就是污水处理的最后一步,经过消毒后,这些再生水将直接送达库尔勒市杜鹃河生态湿地公园,并用于景观和绿化。
徐森告诉记者,库尔勒市南市区污水处理厂负责处理整个南市区约4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属于河北建投援疆民生项目,2018年12月该污水厂一期实际投运,2021年11月二期实际投运,目前厂区每天污水处理能力可达10万立方米,出水按照一级A标准执行,年度处理水量约1700万立方米。


徐森表示,目前每天约处理完成5.5万立方米再生水,用于杜鹃河生态湿地公园景观和绿化用水,改善了周围水体环境,提升了环境质量,在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让以前的荒滩变成了“绿肺”,人居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不断优化市区的水质和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近年来,库尔勒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再生水设施建设,进行污水治理再利用,抓好水环境治理,以系统思维、科学配置提升污水集中处理,让城市生活污水由“浑浊”变“清流”,由“废水”变为“资源 ”。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大力推进,使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得到跨越式的提升。创新水资源利用模式,有效解决“城市弃水”与“城市缺水”矛盾,改善群众居住、出行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为库尔勒市用水“减负”提供新途径,提升城市形象,为生态环境质量增效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