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许庆民:为三江源美丽生态贡献基层代表力量(中国环境报)
一摞摞走访调研的笔记、一张张现场实拍的照片、一份份改了又改的建议……随着全国两会的临近,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许庆民越来越忙碌。
许庆民是一名80后,毕业后一直从事土壤和农村环境的监测采样、环境质量报告编制等工作。与土地打交道、跟数据较真十多年,他见证了生态环境监测从环境保护的“耳目”“哨兵”,逐步发展成为环境管理的“基石”和“生命线”。
去年,许庆民第一年参加全国两会,既紧张又兴奋。“去年的建议关注了土地荒漠化问题,提出要加大青海荒漠化防治力度。”建议提交后,许庆民收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办理回复,这对“新代表”许庆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惊喜。
“收到办理回复的一刹那,非常激动。这一建议在政策转化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推动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自己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个人还是非常自豪的。”许庆民说。
一年时间里,许庆民在全国人大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实施座谈会上代表青海省发言、参加全国人大赴黑龙江开展的湿地保护法执法检查、参加省内相关部门工作座谈会和调研工作10余次……点滴之间,许庆民对于人大代表身份的理解又加深一层:“我作为基层代表,就应该发出基层的声音。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我就呼吁什么解决什么。”
许庆民坦言,只有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掌握情况,进而发出“有内容的声音”。“不是在会议室或实验室,就是在采样、调研、指导、服务的路上。”这是身边同事对许庆民的评价。正是在连轴转的忙碌中,许庆民在基层一线听到了更多的声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今年,许庆民关注到青藏高原生态监测的相关内容。经过调研,他发现国家支持青藏高原实施了多项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显著,但生态系统功能性恢复需要长期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支撑。
许庆民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和典型区域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建设力度,出台支持典型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长期性、综合性观测的政策,建议选取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区开展试点,支持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试验区建设。
“我将立足岗位,继续做好基层走访调研,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声,为绘就三江源头的美丽生态画卷贡献自己的力量。”许庆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