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5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3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过初评!
国家科技奖不仅是高校科研实力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成果,因此,每年度的国家科学奖评审都是备受关注。

总体情况:

高校第一完成单位中,清华大学通过初评13项位居第一;西安交通大表现出色,有8项;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均有5项以上。
“双非”高校中,燕山大学最为出彩,有一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通过初评!如果能够最终拿下,将创造新的记录,此前从未有过“双非”高校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
下面咱们以最具含金量的自然科学奖为例,介绍一下几所高校的情况:
清华18中6

清华大学此前共有18个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提名,这次有6个项目通过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初评,最终结果应该就是获批6项自然科学二等奖了。
清华大学6项自然科学二等奖通过初评,确实体现了该校的强劲实力,考虑各类项目总体通过率的话,清华是51中13,25%的总体通过率,自然科学奖更是达到了33%,已经很高了。
浙大11中2

浙江大学共有11个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的提名,数量仅次于清华,现在是有两项获得初评通过,一项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自然科学二等奖,通过率是18%,总数不多,但有一项自然科学一等奖还是非常体现实力的。
中科大9中0

中科大此前拿到了9个自然科学奖的提名,然而没有一项通过初评!
中科大位列华东五校,同时也是C9成员,办学规模在同类高校中是最小的,但科研实力一直很过硬,这次国家奖初评结果,中科大自然奖9中0,技术发明奖2中1,科技进步奖2中0,只有一个项目通过初评,提名总数位居全国第八,通过初评的竟然只有1项,确实有点惨!
北大15中3

此外,在基础学科领域实力雄厚的北京大学,有15个项目获得提名,3个项目通过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初评,通过率20%,也还是很不错的结果!
写在最后
每年的国家奖评审,自然科学奖都是关注度最高的类别,如今燕大一等奖通过初评,确实可喜可贺,同时也要看到,最终结果尚未公布之前,也许还会有变数,让我们一起静静等待最终结果公布!
国家奖评审确实是充满惊喜与变数的,能够稳定获得多项奖励的高校也就是清华与北大,其他985高校出现一定波动很正常,无需过多解读,科学技术发展自有其发展规律,多给科研人员一些宽松的环境,高水平成果自然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