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8848前言:环保企业确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它已经从单纯的环境治理扩展到了生态修复和管理。这意味着环保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于污染物的处理,而是需要解决更深层次的生态不健康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问题。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业务范围和更大的市场空间。
其次,随着环境管理从单纯的环境管理、水质管理,发展到水质和生态的双重管理,对环保企业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和全面。这要求环保企业不仅要有先进的治理技术,还需要具备生态监测和评估的能力。这将催生更多的产业机会,例如监测指标系统和监测装备系统的研发和生产。
再者,循环型社会的构建为环保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循环圈、生态圈和物质的代谢圈的耦合,可以形成城乡共同融合的循环性绿色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关键,但也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技术节点的问题,如低能耗、低物耗和低成本的循环技术等。这为环保企业提供了发展相应技术和产品的机会。
最后,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也是环保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减污和降碳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环境治理的效果,还可以推动环保产业的持续发展。这需要环保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
总的来说,环保企业确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只有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环保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推动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 乔建华 中国环境
“环境科技、环保产业未来发展的愿景,是突破以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科技和产业局限,创建立足生态、走入广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环保科技’和‘大环保产业’格局。”4月10日,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4)暨第六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指出。
回顾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40余年历程,曲久辉指出,产业围绕污染治理做了很多工作。但污染治理只是环保的一部分,不应是全部。因此,如果只是围绕环境污染治理,仅盯在固有的思维观念和逻辑链条、固有的产品和市场上发展环保产业,环境科技和产业发展都会有局限性。

“环保产业未来出路应该是一个‘大’字,我们要做‘大环保科技、大环保产业’。将来环保产业要走向深处,探索没有人做过的领域。”曲久辉说,环保产业要走向广域的空间和市场才有作为。什么是“大环保科技”“大环保产业”?曲久辉提出5点基本特征。一是科技底盘大。目前,环保产业的科技底盘很小。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相关学科缺少理论基础, 没有形成支撑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发展的学科体系。因此,要建立一套自成体系,而且,这套体系要对其他学科产生影响。“科学理论和科学基础是我们的‘源’,没有这个源,我们的环保产业就是无源无水、无本之木。建立了学科体系和理论基础以后,整个环保学科才能有一个大格局。”二是学科格局大。即立足环境、走向生态、服务其他领域的科技能力。“现在我们的科技能力不足,不论是服务生态健康,还是服务其他领域,仍然存在短板。”三是知识容量大。截至目前,我国环境学科领域的知识容量不够。环境是一个交叉学科,但现在其他领域可以做环保的事情,环保行业却缺乏能力去做其他行业的事情,比如AI智能、物理学、材料学等。未来,环境学科应将多学科知识汇集交叉兼容发展。四是产业作为大。我国的环保产业达2.2万亿元,大约有3万家环保企业,这个市场很大。但环保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还在低端运行、低端发展、低端竞争。这就充分反映了我国环保产业还是朝阳产业,还不是新质生产力。五是要有大的发展空间。这个空间应该有科技的潜力、市场的推动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保障,发展目标应该是可持续的。曲久辉指出,环境科技与环保产业发展要立足生态、走入广域、发展新质生产力。“之所以要立足生态,严格来讲,现在的环保产业是面向污染治理,不是面向生态。面向生态、走进生态领域,环保产业的发展就不仅是环境本身,也会涉及AI、材料、信息、生物等领域,包括其他通用机械等新发展方向。” 曲久辉说。“走进广域,首先要打破以环境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局限。”曲久辉说,因此,环保产业要形成3个基本特征。第一是面向自然的产业。要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自然资源增值;使人类获得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不断增强,而不是削弱;使人们获得更多安全生存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环保产业如何提升自然资产的价值,是值得思考的。第二是服务生态的产业。生态优先原则,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比如,黑臭河道治理,现在通过简单加药等措施无法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应在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层面上拓展可持续保育的相关技术,形成产业模式和路径。”第三是价值多元的产业。丰富、发展并超越现有认知的环保新原理、新技术以及新产业。未来的环保新技术不仅环境领域可以用,其他领域也可以使用,这样就不至于陷入一个狭隘的环保小圈子里,进而产生广域的市场和社会价值。另外,要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环保行业需要关注环境数字知识的转化与精准定量、高效的数字化服务等领域,把环保知识变成数字化的技术、产品。“环保产业面向生态、走进生态领域,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曲久辉指出,环保企业至少在3个方面拥有发展机会。他举例说明,长江流域生态考核,不光考核水的指标,还涉及相关其他生态系统,这将对环保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环保产业要解决生态不健康、生态系统可持续的问题。 “比如,原来水质优良的水环境,考核之后发现这一区域生态不健康或者受损,就要进行生态修复,修复带来的机会就是环保产业的发展机遇。这会涉及生态修复的材料、产品、装备、技术体系,这是一个大市场。”曲久辉指出,未来,环境管理将从单纯的环境管理、水质管理,发展到水质和生态的双重管理。管理生态需要的监测指标系统和监测装备系统,也会催生相应的产业机会。此外,对于循环型社会的构建,曲久辉认为,循环圈、生态圈和物质的代谢圈进行耦合时,就形成了城乡共同融合的循环性绿色产业链。产业链以科技创新为主,也涉及多种资源、介质及很多关键技术节点。“目前,我们在循环的节点上被卡住了,没有突破低能耗、低物耗和低成本的循环,没有做到真正循环。所以,发展相应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是行业未来的机会。”最后一点,要做到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简单说就是将减污和降碳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曲久辉说。
国际水协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报名注册:https://iwa-sludge-2024.casconf.cn/userRegister
国际水协第十八届污泥大会日程-IWA Sludge Conference Programme Version 1.0
国际水协第十八届污泥大会日程-IWA Sludge Conference Programme Version 1.0.pdf
会议报名注册:https://iwa-sludge-2024.casconf.cn/userRegister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 :
王领全13752275003(微信同号)
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号)
孙磊 13702113519(微信同号)
文凯 13116096294(微信同号)
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E-mail:wanglingquan88@163.com;cnwater@vip.163.com
传真:022-27835592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