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欧洲议会通过的《城市废水处理指令》重铸文本无疑对水务部门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城市污水处理设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和新的义务。以下是对此文本的专家观点分析:
首先,关于到2045年所有特定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四级处理的要求,这体现了对水质改善和环境保护的决心。四级处理能够更彻底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包括微污染物,从而有助于改善河流和水体的水质。然而,这也给水务部门带来了技术挑战和投资压力,需要采用更为先进和高效的处理技术,并进行相应的设备升级和改造。
其次,关于磷的最低减排百分比和浓度限值要求,这一规定有助于减少磷对水体的污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不同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设定不同的减排要求,也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和合理性。然而,这也要求水务部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强对磷的去除和控制,可能需要增加药剂投入和能源消耗。
此外,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EPR)以支付四级处理的费用,这是一个创新性的举措。通过将成本转嫁给医药产品和化妆品的生产者,可以促使他们更加重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并推动他们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方式。这也有助于减轻水务部门的经济负担,并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监测义务方面,加强对公共卫生参数、化学污染物和微塑料等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环境风险,保障公众健康。这也要求水务部门提升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关于城市污水处理部门的能源中和目标,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实现能源中和需要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优化能源利用方式。虽然这可能增加初始投资成本,但长期来看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欧洲议会通过的《城市废水处理指令》重铸文本为水务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水务部门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支持和配合,共同推动水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
WATER8848前言:关于2024年是否会迎来“城市生命线”项目的爆单,以及专家对此的看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将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列为十大重点任务之一,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的重视。政策的加持将推动各地加大投入,加快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步伐,为项目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城市生命线工程作为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需求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对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智能化、信息化要求更高,这也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从技术层面来看,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提供了更加先进、高效的技术手段。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的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水平,进一步推动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在政策的加持、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下,2024年有望迎来“城市生命线”项目的爆发式增长。
然而,具体到专家对此的看法,可能会因不同领域、不同视角的专家而有所差异。一些专家可能会从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等方面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另一些专家可能会从投资成本、建设难度、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挑战和问题,认为项目的爆发式增长还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障碍。
总的来说,虽然无法准确预测专家的具体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任务之一,将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同时,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4 年,必将是楼市重大拐点的一年!
你好,2024 年。
今天应该任谁都想说一句,操蛋的 2023 年终于过去了。
原本满怀期待的是疫情过后的全面复苏,但结果如何,已经如人饮水。
2024 年,对楼市来说也是难熬的一年,等到具体的数据出来,再和大家做个复盘和分析吧。
今天是日历翻新的第一天,我相信大家都想听听今年到底会有什么新变化,我虽然不是预言家,但针对现在的情况做点分析还是可以的。
先说楼市吧,细想一下,楼市去年的政策非常多。
四季度广州率先出手,深圳跟上,而 12 月京沪姗姗来迟。
很多信号,虽迟但到。
不过针对 2023 年,大家的对楼市的反应已经是:
强刺激、弱反馈。
尤其是 12 月北京上海降首付、降利率之后,市场从一开始的狂热到逐渐的冷静,真让人有点猝不及防。
正当大家以为刺激已经对楼市激不起任何作用的时候,深圳前海时代三期的日光似乎又重新给到大家新的信心。
而且盘了一下数据,发现今年豪宅成交反而比 2022 年火爆很多的时候,大家又有点迷惑了,怎么地,富人背着穷人在悄悄买房?
虽然事实可能真的如此,但富人入场的信号,还不足以搅动整个楼市。
整个楼市盘活的链条,应该是最基础的人群,也就是刚需。
刚需入场,改善置换,投资出手。
这才是可以让楼市滚滚向前的推手。
富人买房或许是出于改善的需求,但更多可能是增值投资的需要。
可对于市面上大多数房子而言,如果刚需不入场,改善迟迟无法抛盘,最后也无法去做置换,所以最后的根,都得瞄准刚需。
换言之,2024 年,我们一定会看到更多直接刺激刚需入场的招数。
比如首付一成,利率继续打折,这样的消息我们可以更期待一下。
关于这些政策,我们是一直都在关注,也有一些内幕和小道消息,但是有些东西不方便讲得太多,如果大家伙属于是盯紧政策,准备入手的。
可以先加我微信,后续我也会针对每次新出的政策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我相信 2024 年的政策,只会比 2023 年的多而不会少。
把信息关注起来,消灭信息差,你才有可能不被市场上杂乱的信息干扰,也能做出更有利自己和自己家庭的决策。
2024 年,大趋势上一定是刺激经济复苏。
曲线上的楼市政策,一定会刺激刚需和改善,也是长线构建保障房体系的关键一年。
其实要想刚需和改善入场,盘活楼市,无他,就 2 个关键手段:
1、提高收入
2、降低成本
老百姓就是一种很简单的生物,他们赚到钱了,手上有钱了,也相信未来能赚到更多钱,自然愿意消费。
谁有钱不想吃好吃的,买好用的,住舒服的,吃穿住行是人类最基层的需要,物质满足后,自然愿意在有的基础上优。
所以老百姓手上有钱,自然愿意进军楼市去买房。
其次,上车成本足够低,这也是能刺激真正有需求的人入手的。
本来人家就是要买房,这个时候,首付更低了,利率更低了,税费更少了,一算账少了几万到大几十万,你说一点刺激没有我是不信的。
所以针对刚需很简单,让他们赚到钱,以及降低他们上车的成本。
我认为今年的主线是经济,曲线是楼市。
而且为了构建楼市更加健康发展的未来,今年会是保障房落地的关键一年,从纸上到现实,会走出关键一步。
深圳已经开建首批配售型保障房,已经验证决心。
从今年开始,楼市会正式进入拐点,未来大概率不会出现像过去一样粗暴的楼市,一调控就跌,一放松就涨。
这种逻辑怕是要被击碎了,未来的楼市应该是好的涨,而且持续涨,不好的会跌,持续跌,且多数鹤岗化。
有人有钱的大城市,就直接用保障房留住人口就好,至于人口流出的城市,就只能留住存量人口,并且接受衰败的现实。
2024 年应该很多人会开始看清楚楼市未来的方向,有一批聪明人应该会更快速抛售小城市的房子,然后换到大城市来。
哪怕不是为了当下的自己,也是为了未来的家庭财富和跃升。
对于 2024 年,我的预想是:
1、关于经济刺激的政策会越来越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会更快、更急。
2、楼市宽松的政策会搭配来。
可能不会一步到位,也不会太激进,因为楼市宽松是为了配合经济好转,收入提高的。
3、温和通胀会在今年到来,这是目的,也是结果。
4、保障房项目会开工甚至会上市,但是不是畅销可就不一定,对于新产品,老百姓的犹豫和考虑会更多。
5、经济会逐渐复苏,不说大幅度反弹,但至少在一系列组合拳下,会比去年好。
6、可能还会听到一些开发商暴的消息,但不用过于惊讶,出清之后,反而市场更健康了。
7、土拍市场会逐渐好转,今年上市的项目会开始减少,二手房挂牌量会经历增加到逐渐减少的过程。
8、房地产的各项成交数据都会开始好转,毕竟从数据来看,房地产反而成为了拖累经济的关键一环。
9、人民币汇率会有缓慢爬升,M 联储降息希望很大。
最后,我想说,以上是我个人一部分的看法,和各位共勉吧。
操蛋的 203 年终于过去了,我昨晚在码字的时候,刚好看到外面 0 点开始点然的烟花,朋友圈里到处都是迎新的喜悦。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对 2024 年会更好的美好憧憬吧,我也是。
而且我始终相信,2024 年会比 2023 年更好。
关于今年楼市更多的看法,大家可以到我闭门直播中来听我分析。
还有很多预测,我不好在这里展开,之前我有针对一个预测详细来分析,但很可惜后面文章下架了。
所以有些东西我在文章只能点到为止,有些朋友关注我不长时间,有些看不太明白的,可以加到我微信,到我闭门直播间,我详细再给大家做分析。
今年的政策只会多不会少,但大家不要因为可能看似是一些小消息而忽略掉背后可能代表的信号,最好还是和我们保持信息的同频吧。
2024年,“城市生命线”项目将爆单?
城市生命线是燃气、桥梁、供排水、热力、电力、综合管廊等管廊管线等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的统称。“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通过布设多种前端监测设备与传感器,从而实时对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管线进行实时监控监测,打造监测感知“一张网”,形成各类基础设施管网管线运行状态“一张图”。
2021年9月: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下发通知,部署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确定合肥、沈阳、南京、青岛、深圳、上海松江等18个城市(区)作为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建设试点。
2022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在浙江省、安徽省及北京市海淀区、辽宁省沈阳市等22个市(区)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试点工作,推动各地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水平。
这两项试点任务推动了2022年-2023年全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和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类项目的集中建设。
据新型智慧城市资讯不完全统计:2022年城市生命线中标金额约37.5亿元,涉及11个省份28个城市;2023年城市生命线中标金额约35.5亿元,涉及13个省份33个城市;2024年至今城市生命线中标金额约4.5亿元,涉及5个省份13个城市;统计周期内,共约17个省份,48个城市开展了城市生命线类项目的招标建设。
据新型智慧城市资讯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48个城市开展了城市生命线类项目的招标建设,济南市中标规模近16亿,位居第一;安徽省16个地级市全面开展城市生命线类项目招标建设,并且各县也已经陆续开展;此外成都、洛阳、南京、唐山、青岛、无锡、邯郸等地中标金额过亿。
时至2024年,至此城市生命线中标金额仅为4.5亿元,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但是,2024年3月底,住建部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被列入十大重点任务之一。《方案》明确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施城市生命线工程,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完善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加装和更新,并配套搭建监测物联网……
新的政策加持下,2024年会迎来“城市生命线”项目爆单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新型智慧城市资讯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梳理,多个省市城市生命线类项目立项或公示,3000万陕西省神木市、4000万安徽省凤阳县、4000万安徽省明光市、6000万河北省高邑县、8000万山西省晋城市、1.6亿江西省庐山市、1.75亿江苏省扬州市……(这些项目建设内容和采购需求概况已在知识星球发布,更有近两年数十个城市生命线项目需求技术文件供参考。)

上表信息以外,很多项目并未罗列出来,比如安徽省,各区县的城市生命线项目陆续需求公示,不过这些信息对于大部分供应商来说意义并不大;江苏省可能是安徽省以外第二个城市生命线项目集中建设省份,除了上面罗列的扬州、扬州管辖的高邮市、南通管辖的启东市、徐州管辖的新沂市都将启动……;湖北省的安陆市、潜江市、嘉鱼县……;山东省的博兴县、东明县……;河北省迁安市;内蒙古包头市……,很多项目已经经过立项审批即将启动建设。
这些项目大多在《方案》印发前已经开始推进,《方案》印发后会不会带来更多项目机会呢?你心中有答案了吗?
3月28日,全省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专班工作会议、全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一季度工作调度会议在无锡市召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浩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关于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陈浩东要求,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继续深化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在巩固现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过细排查管道燃气安全隐患,加快既有老旧管道更新改造进度,采取有效措施严防第三方施工破坏。各地要研究出台老旧管道更新改造的支持政策,保障项目实施进度。
关于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陈浩东指出,今年是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推进攻坚年,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许昆林省长批示要求,坚持“综合监管+智慧监测”双向发力,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实现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一是要对照年度工作要点,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省、市、县三级监管系统业务协同、数据联通。二是要细化完善高质量考核指标,依靠系统采集评估指标数据,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三是要加快推进市县一体化建设,立足当地实际,探索复用模式。四是要深化系统建设,通过模型算法、新技术应用,为预警研判提供数据支撑,第一批城市要纵深推进,第二批城市要加强交流,借鉴经验,少走弯路。
会议通报了近期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和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工作进展情况,与会人员就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作交流发言。
厅城建处、省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中心,省、市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和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牵头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 场
陈浩东副厅长讲话
王西雪/文
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图
WATER8848前言:清华环境研究院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其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也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首先,清华环境研究院通过多措并举,大大缩短了创新成果落地周期、提高了转化成效。这主要得益于其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及对于技术验证和转化模式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清华环境研究院不仅与苏州企业共同探索如何将这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还通过技术验证为成果转化提供“样板房”,为后期成果转化铺平道路,实现转化即可应用。
其次,清华环境研究院对于技术成果的筛选和验证也非常严谨。虽然拥有清华大学背景,但其并不认为“捡到篮里都是菜”,而是对每项技术成果都进行概念验证、技术评估、中试放大等环节,并对创新团队运营管理能力的展望评估也占很大权重。这种审慎的态度和严谨的方法,确保了技术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后期的成果转化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清华环境研究院还通过开设创新创业培训课、提供成果转化辅导等方式,帮助孵化企业和创新团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技术成果,提高其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能力。这种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为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最后,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清华环境研究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实力和能力,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清华环境研究院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其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未来,希望清华环境研究院能够继续发挥其优势,为更多的技术成果落地转化提供有力支持,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创新成果落地生根“架桥铺路”
WATER8848前言: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在污泥掺烧方面的实践和创新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首先,该公司成功安装并运行了干、湿两套污泥直掺焚烧系统,这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特别是针对含水率高达80%的湿污泥,通过采用新型防堵装置和优化下料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掺烧过程中的堵断问题,这不仅提高了污泥掺烧的效率,也展示了该公司在解决技术难题方面的能力和决心。
其次,该公司通过优化集中加仓策略,采取双泵掺烧,成功实现了单台磨煤机掺烧量的翻倍,掺烧效率提高了35%。这种优化策略不仅提高了污泥处理的效率,也提升了能源利用的效率,有助于公司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该公司还通过制定掺烧计划、编写技术措施、实施掺烧奖励办法以及强化人员培训等方式,确保污泥掺烧项目的高效运转。这种系统化的管理和运营方式,有助于保障项目的稳定运行,同时也提升了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环保意识。
最后,该公司在提供优质电、热能源的同时,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治理,预计污泥掺烧总量将占福清市周边污水厂生活污泥年总产量的23%,这对于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这体现了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理念。
综上所述,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在污泥掺烧方面的实践和创新展示了其在环保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从专家的角度来看,这种实践和创新不仅有助于推动污泥处理的技术进步,也有助于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值得在行业内推广和借鉴。
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污泥单月掺烧量创新高
中国电力网讯(通讯员 王维鹏) 3月份,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污泥掺烧量完成1025.4吨,环比提高35%,创投运以来单月历史新高。
该公司安装干、湿两套污泥直掺焚烧系统,采用污泥直接掺混燃煤入炉高温焚烧的处置工艺。由于无干化装置,今年以来该公司以80%含水率湿污泥掺烧为突破口,采用新型防堵装置,增加下料口高清监视画面,解决掺烧堵断严重问题;优化集中加仓策略,采取双泵掺烧,实现单台磨煤机掺烧量翻倍,掺烧效率提高了35%;制定掺烧计划,编写技术措施,实施掺烧奖励办法,强化人员培训,开展污泥掺烧劳动竞赛,实现了该项目的高效运转。
一直以来,该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提供优质电、热能源同时,主动参与生态环境治理,2024年预计污泥掺烧总量15000吨,占福清市周边污水厂生活污泥年总产量的23%,有效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际水协第十八届污泥大会日程-IWA Sludge Conference Programme Version 1.0
国际水协第十八届污泥大会日程-IWA Sludge Conference Programme Version 1.0修改20240416.pdf
会议报名注册:https://iwa-sludge-2024.casconf.cn/userRegister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 :
王领全13752275003(微信同号)
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号)
孙磊 13702113519(微信同号)
文凯 13116096294(微信同号)
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E-mail:wanglingquan88@163.com;cnwater@vip.163.com
传真:022-27835592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近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