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的准则体系研究
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的准则体系研究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它涵盖了水质标准、控制措施、使用原则以及跟踪监测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基于提供的参考文章信息,对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的准则体系研究的详细概述:
一、水质标准
- 引入“准则”概念:在GB/T 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的制定中,引入了“准则”的概念,即不仅关注水质指标,还涵盖了控制措施与使用原则。
- 水质指标要求: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NH3-N(氨氮)、SS(悬浮物)等多项指标,确保再生水在景观用水中的安全可靠性。
二、控制措施与使用原则
- 控制措施:包括再生水源选择、景观水体流动性和流动换水方式的控制、底泥情淤等,以保障污水再生利用功能用途的价值和降低建设投资与运行成本。
- 使用原则:确保使用方及相关方的公众健康,考虑到工业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跟踪监测研究
- 跟踪监测理念:提出了跟踪监测研究的理念,对利用再生水的景观河道、湖泊和水景的水质、底质以及回用地的大气、地下水进行跟踪监测研究。
- 监测内容:包括本底监测、水体水质监测等,具体监测项目包括pH值、COD、BOD5、悬浮物、总磷、总氮、溶解氧、大肠菌群等。
- 监测程序:制定了适合景观环境回用的跟踪监测研究程序,包括监测项目、采样频率、采样点的布设、样品的采集与保存以及监测分析与污染评价方法。
四、工程实践与总结
- 工程考察:对包括山东泰安、天津梅江小区、北京高碑店湖、山东青岛海泊河和北京什刹海在内的景观环境回用工程进行了考察。
- 工程性总结:提出了适宜于景观环境回用的再生处理工艺,包括除磷脱氮工艺、除磷工艺、传统生化处理工艺及其选择原则。
- 控制措施建议:提出了景观环境回用的控制措施,如补水与水力循环的水力措施和水质净化船、生态浮岛及水生植物打捞收集自动化等生物措施。
综上所述,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的准则体系研究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课题,它要求我们从水质标准、控制措施、使用原则以及跟踪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确保再生水在景观环境用水中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