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志强,男,汉族,1969年12月出生,山东禹城人,民盟盟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大数据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

兼任中国海洋大学国家发改委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主任、国家级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教育部保密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智慧海洋工程协会理事长,山东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1988年9月进入山东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4月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1月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部长、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超算中心)主任等职。2022年1月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2024年5月任青岛大学校长。
青岛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青岛,承载着青岛这座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百十余年来,学校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从这里走出了40余万优秀校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1000余人、本科生30000余人、留学生600余人。教职工379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教授464人、副教授895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87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93人次。博士学位的教师1877人,博士化率71%。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青岛大学,这座知识的殿堂,屹立于浮山、金家岭与松山之间,占地辽阔,共计2655亩,建筑面积高达114万平方米。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风景如画,环境宜人。这里的教学科研资源丰富,条件设施完备,为莘莘学子提供了理想的求学环境。
学校的固定资产雄厚,高达42亿元,犹如坚实的基石,支撑起教育的大厦。教学、科研用设备琳琅满目,总计6万台件,仿佛智慧的钥匙,引领着学子们探索知识的宝库。馆藏图书328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这些宝贵的资源如同知识的海洋,让学子们在其中遨游,汲取智慧的养分。
青岛大学还主办了8种学术期刊,这些刊物如同学校的声音,传递着学术的脉搏,引领着学科的发展。同时,学校还拥有2所附属医院和13家直属附属医院,这些医院如同学校的守护者,为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青岛大学,这所充满活力和智慧的高等学府,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资源和卓越的成就,吸引着无数的学子前来求学。在这里,他们将开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术之旅,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来源 : 御史百科数据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061991853117886194%22%7D&n_type=-1&p_fro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