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上海市科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上海市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海市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由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上海分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于1958年11月合并建立。 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科协共有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20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9家,基金会12家,学会个人会员31.3万余人、团体会员1.5万余个;区科协16家、企业科协181家、园区科协34家、高校科协12家、乡镇(街道社区)科协184家。
宗旨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履行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建议,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建设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组织、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努力奋斗。
任务
1.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2.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倡导学术民主,优化学术环境,促进学科发展,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3.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参与科学论证和咨询服务,加快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助力创新发展,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贡献。
4.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和决策提出建议;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5.健全科学共同体的自律功能,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宣传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培育科学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参与科技战略、规划、布局、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制定和有关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建设上海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
7.组织所属学会有序承接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科技奖励推荐等政府委托工作或转移职能。
8.注重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发现培养杰出青年科学家和创新团队,表彰奖励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举荐科学技术人才。
9.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发展同国(境)外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为海外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提供服务。
10.兴办符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11.对授权管理的市级学会、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类基金会等履行行业(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监督职责。
历届主席
张杰
2023年10月至今
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
Previous
Next
历届主席
荣誉委员
历届委员
驻会领导
工作年报
年度统计
大事记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上海市科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上海市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海市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由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上海分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于1958年11月合并建立。 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科协共有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20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9家,基金会12家,学会个人会员31.3万余人、团体会员1.5万余个;区科协16家、企业科协181家、园区科协34家、高校科协12家、乡镇(街道社区)科协184家。
宗旨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履行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建议,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建设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组织、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努力奋斗。
任务
1.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2.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倡导学术民主,优化学术环境,促进学科发展,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3.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参与科学论证和咨询服务,加快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助力创新发展,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贡献。
4.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和决策提出建议;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5.健全科学共同体的自律功能,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宣传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培育科学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参与科技战略、规划、布局、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制定和有关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建设上海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
7.组织所属学会有序承接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科技奖励推荐等政府委托工作或转移职能。
8.注重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发现培养杰出青年科学家和创新团队,表彰奖励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举荐科学技术人才。
9.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发展同国(境)外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为海外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提供服务。
10.兴办符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11.对授权管理的市级学会、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类基金会等履行行业(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监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