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帅 徐日庆 李雪刚 廖斌 王兴陈
1.浙江大学 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杭州 310058; 浙江大学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 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杭州 310058; 浙江大学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3.浙江大学 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杭州 310058; 浙江大学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4.浙江大学 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杭州 310058; 浙江大学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5.浙江大学 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杭州 310058; 浙江大学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选择掺入生石膏、生石灰、碳酸钠来消除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质土的不利影响。以生石膏、生石灰和碳酸钠的掺量作为3个影响因子,以固化淤泥质土7 d和90 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响应值,采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安排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这3种外加剂的配比进行优化,并通过单因子效应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分别考察各影响因子单独变化对强度响应值的影响以及3种添加剂的交互作用效应。结果表明:强度响应对生石膏和生石灰掺量变化的敏感程度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大,而对于碳酸钠,情况则相反。7 d时,生石灰与碳酸钠的交互作用显著;而90 d时,则生石膏与碳酸钠的交互作用显著。最终得出在腐植酸掺量6%和水泥掺量15%前提下,3种外加剂在7 d和90 d的最佳配比。在最优配方的掺加下,对于7 d和90 d龄期固化淤泥质土的实际强度可以分别达到623、1213 kPa。
关键词:
腐植酸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最佳配比
分类号:
TU411(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资助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No.51178420 )
在线出版日期:
2014-02-16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7 (105-111)
英文信息
文献信息参考文献 (17)引证文献 (24)同项目论文
参考文献 (17)
仅看全文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查看引文网络
[1]孟庆山,杨超,雷学文,等.武汉东湖淤泥早强固化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3).DOI:10.3969/j.issn.1000-7598.2010.03.007 .
[2]周曼,侯浩波,张大捷,等.湖泊底泥改性固化的强度特性和微观结构[J].岩土力学.2008,(4).DOI:10.3969/j.issn.1000-7598.2008.04.029 .
[3]杨爱武,杜东菊,赵瑞斌,等.水泥及其外加剂固化天津海积软土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9).DOI:10.3969/j.issn.1000-7598.2007.09.011 .
[4]林彤,刘祖德.粉煤灰与生石灰加固软土的室内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3,(6).DOI:10.3969/j.issn.1000-7598.2003.06.039 .
[5]李战国,宁建国,黄新.胶结-膨胀复合型软土固化剂不同固化效果的原因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1,(3).
[6]邓晓轩,黄新,宁建国.外掺剂对水泥固化土强度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11,(10).1628-1633.
[7]贾尚华,申向东,解国梁.石灰-水泥复合土增强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1,(0S1).382-387.
[8]陈慧娥,王清.有机质对水泥加固软土效果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S2).5816-5821.
[9]徐伟.鱿鱼加工废弃物低盐鱼酱油速酿工艺及生化特性研究[D].2008.
[10]王宝勋.海积软土力学特征与固化新技术研究[D].2008.
引证文献 (24)
仅看全文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查看被引分布图
[1]李云雷.基于响应面法固化合肥湖积软土的配比优化研究[D].2017.
[2]孙本状.合肥湖积软土固化配方优化研究[D].2017.
[3]王宸.无机材料固化石油污染盐渍土力学性能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D].2017.
[4]张芳.芜湖软土固化配方的优化研究[D].2018.
[5]刘树龙.基于矿渣基胶凝材料的充填体早期力学行为宏细观响应机制[D].2021.
[6]魏源.合肥滨湖软土固化配方优选研究[D].2015.
[7]贾学强.矸石-废弃混凝土胶结充填材料的配比及其声发射特征[D].2015.
[8]田泽润.某地下厂房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及围岩稳定性分析[D].2015.
[9]杨蕾.铁基类Fenton反应体系降解土壤中多氯联苯研究[D].2018.
[10]赵祖炜.基于响应面法的页岩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研究[D].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