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10日,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对外发布3起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
今年4月28日,长沙县行政执法局接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线索后,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某废旧物资回收经营部进行现场检查。经查,该经营部在未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等环保手续且未配套建立污染防治设施的情况下,于2021年5月起租赁700平方米的场地,从事废旧塑料瓶、塑料桶、塑料碗、废旧机油壶等废旧塑料制品收集、贮存、处置活动,平时收集的废机油壶未进行任何处理,与其他废旧塑料混合露天存放、破碎。执法人员委托第三方对该经营部厂区内、外的废水、含油污泥、外部土壤以及已制成成品的塑料破碎料进行采样检测,同时对废机油壶和疑似危险废物的混合破碎料进行称重过磅。经检测并专家认定,上述被查获的废旧机油壶与掺入其他废旧塑料一起混合破碎产生的塑料破碎料属于危险废物。因该经营部涉嫌环境污染犯罪,长沙县行政执法局近日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目前公安机关已刑事立案。
今年4月17日,群众举报称,某制药公司将内部污水处理站的物化污泥直接倾倒在未做防渗漏处理的空地上,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森林公安执法人员接到举报线索后前往现场检查,在该公司外围确认疑似物化污泥的具体倾倒地点。经现场勘查、调阅该公司台账和询问相关工作人员,认定该公司涉嫌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擅自倾倒危险废物。因该单位的行为涉嫌严重污染环境,长沙市生态环境局近日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目前已刑事立案。
今年5月24日,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根据群众举报,对位于捞刀河街道高源社区一村民私宅内的范某废矿物油处置点进行执法检查。据查,范某在未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自2021年起先后租赁开福区沙坪街道大明村一村民房屋和捞刀河街道高原社区一村民私宅,以收集来的废矿物油为原料按照一定油水比例,将废矿物油与水混合搅拌乳化后,生产油性和水性脱模剂。因范某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数量巨大,涉嫌环境污染犯罪,长沙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将范某移送公安机关,目前该案已刑事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