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明确宣布“将进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理解市值管理?如何让市值管理更好地发挥作用?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傅柏先。

做强主业,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山东国资:年初,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把央企市值管理纳入考核体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您认为市值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傅柏先:国务院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是国务院国资委增强国企央企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抓手。
加强市值管理考核,能够促使上市公司更加注重自身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对各类风险的识别、管控,更加注重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更加尊重以广大投资者为代表的各利益相关方的关切。进而,上市公司也能够通过重视和加强市值管理实现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更加高效的战略管控、更加稳健的经营管理,上市公司获得实实在在的内在价值提升,所展现的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更加容易获得资本市场高效、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作为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监管机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各项要求,紧紧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公司治理体系建设,注重发挥董事会核心功能,以公司价值管理为基础,以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为抓手,以实现股东回报为落脚点,积极履行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市值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山东国资:在您看来,目前山东高速股份的股价表现如何?是否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傅柏先:股价是公司业绩、发展潜力、市场预期及投资者信心的直接反映。因此,公司始终将增加资产规模、提升资产质量、挖掘资产价值作为股价表现的坚实基础。
自2019年实施价值管理专项计划以来,公司股价呈现稳健上涨趋势,由2018年底的3.38元/股涨至2023年底的6.94元/股,实现翻倍增长,市值增加170亿元。2024年开年实现“开门红”,股票盘中一度站上9.45元,市值达447亿元,创历史新高,赢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公司市值的持续增长,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认可,也是市场对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肯定。这得益于公司基本面的持续优化以及资本市场对公司投资价值认可度的不断提升。
近年来,公司以“山高·行”品牌为引领,坚持以新质生产力深耕路桥主业,实施核心路产改扩建、打造新质服务产品、并购优质资产,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公司价值创造力明显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46亿元,同比增长18.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97亿元,同比增长8.47%。
公司先后实施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京台德齐、济泰、齐济段改扩建工程、济菏高速改扩建工程,通过核心路产改扩建大幅提升道路安全通行服务保障能力,也将有效带动道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提升,公司价值中枢明显上移。在加强系统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公司构建“全天候通行”体系,搭建“先行后付”交易平台,开发“畅和通”APP,以智慧高速为依托,打造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核心竞争力。在资产价值挖掘方面,公司完成了一项37.1万元的数据资产评估确权、入账入表、质押融资工作,公允价值评估值3400万元、质押融资额3000万元,成为交通运输行业首批数据资产入表及质押融资案例,实现数据资产价值化运用。在主业并购及产业链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平台作用,在控股股东山东高速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实施武荆高速、轨道交通集团、齐鲁高速、信息集团等优质资产并购,主业持续做大做强,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山东高速集团资产证券化水平也有效提升。
确保公司治理优秀、经营稳健、信披透明
山东国资:在进行市值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核心工作是什么?如何确保这些工作能够推动公司市值稳定增长?
傅柏先:市值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确保公司治理优秀、经营业绩稳健、信息披露透明。从山东高速股份公司实践来说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高效治理体系。一个健康的内部治理结构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础,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是驱动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山东高速集团的统筹指导下,公司围绕建立“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公司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公司治理“1+3+X”运作体系,强化董事会六项职能落实,提高公司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确保公司运作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减少因合规风险导致的市值波动,推动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强化企业内在价值,塑强“山高·行”品牌影响力。业绩的稳定增长是支撑市值的关键,公司坚持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聚焦主责主业,深耕智慧运营、产业链投资、工程建设三大板块,拓展多元发展领域,经营业绩持续增长。近三年,资产总额增长63.29%、营业收入增长133.58%、利润总额增长80.90%。2023年,在21家沪深高速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排名第一,总资产和净资产排名第二,净利润排名第三,盈利能力位居同行业上市公司前列。
三是优化资本结构,强化产融互促。公司设立畅赢基金公司,开展主业产业链相关领域投资,持续反哺核心主业发展;设立云创保理公司,打造主业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体系,2023年投入资金总额为52.65亿元并成功发行了首批价值1.4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通过开展长短结合的投资策略,有效降低核心路产改扩建期间的利润波动,实现投资业务与主业发展的协同互补。
四是筑基信息披露透明度,赋能企业价值实现。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在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基础上,增加年报、季报关于经营分析的信息量,每季度公告经营数据并发布英文年报,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和投资者信息获取质量,让投资者看得清、算得明公司业绩,对公司价值作出合理判断。公司高度重视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自2011年起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20年起披露ESG报告,ESG评级排名前列,入选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榜单。公司连续4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
五是强化投关管理,提高服务投资者水平。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定期报告、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等多种方式,增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提升透明度,确保市场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公司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规划。公司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颁发的“2022年度年报业绩说明会优秀实践案例”奖项。这种开放和透明的沟通策略,有效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为股价的稳定增长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行业内承诺期最长分红规划
山东国资:分红是上市公司增强价值认同的重要方式,在您看来,影响分红比例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山东高速股份在这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傅柏先:科学制定分红策略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确保平衡公司发展与股东回报。在我看来,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是制定分红政策的基础,包括盈利水平、现金流充裕度及资产负债结构,在盈利稳定且现金流充沛时,分红空间较大。另外,公司分红理念也是影响分红政策的重要因素。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工作,将坚定回报投资者视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公司不仅致力于提升经营业绩与企业价值,还将科学合理的分红政策作为连接公司与投资者信任关系的桥梁。为充分了解资本市场声音和投资者诉求,公司不断加强市场调研工作,主动到北上广深四地开展上门路演并邀请券商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到公司调研,为制定分红策略提供了依据。
为回馈股东,2020年,公司发布股东回报规划,承诺未来五年(2020—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60%,是行业内承诺期最长的分红规划。在2020年度受疫情及免费政策影响、利润下降34.77%的情况下,公司坚持将当年分红比例提高到近90%,保持了分红绝对值不下降。2019—2023年度公司每股分红分别为0.38元、0.38元、0.4元、0.4元、0.42元,公司的分红理念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获得市场的认可,实现了公司市值中枢上移、股价大幅上涨。
做好价值经营,实现市值与价值并轨
山东国资:您认为市值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市值?
傅柏先:当前市值管理趋势,一是从单一财务指标向多维度价值评估转变,强调全面价值创造,包括品牌价值、创新能力及社会责任等非财务指标;二是数字化转型加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决策流程,提升价值管理效率与精准度;三是更加注重股东与利益相关者的平衡,构建共赢生态,提升企业社会价值;四是强化ESG战略,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些新趋势,未来市值管理提升的核心在于通过系统、科学的策略提升企业内在价值及核心竞争力,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经营三方面共同发力。一是要做好价值创造,要在擅长的领域及时识别和发现机会,搭建合理的商业模式,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精细化运营管理、加大创新创效力度、塑造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等,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二是要做好价值实现,通过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加强与市场各参与方的沟通,增强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认识和认同,实现企业价值向市值的转化。三要做好价值经营,增强持续回报股东的动力,提升分红持续性,通过股份回购或增持、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市值与价值并轨。
(山东国资记者 梁晴 / 通讯员 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