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三个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新景象
近年来,新泰市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着力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严格按照水质全面达标的刚性约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突出“三个着力”工作举措,有力推进重点流域水质改善提升。

着力抓源头治理,促治污增效。开展全市河道和入河排污口大排查。以人工徒步巡查为主,对柴汶河及各主要支流逐一开展了排查,累计排查河段410余公里,发现入河排污口问题26个,逐一移交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建立常态化巡河机制,强化监督治理。采取日常巡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完善断面水质分析研判机制,动态掌握柴汶河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深化查溯治管,末端化解。针对农村实际,统筹考虑村居地质条件、撤并规划、污水总量等因素,编制完成《新泰市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确定治理时序与治理模式,做到全市745个村“分村定位、一村一策”,涉农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着力抓过程严管,促防污提标。科技赋能,开展专项检查。采取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辖区饮用水水源、河流断面水质监测,安排专人每日多次查看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及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组织开展溯源排查和整治。对新泰化工园区污水管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规范化管理、初期雨水收集等开展了专项检查。全面优化,实现提升改造。对谷里镇污水处理厂,在原有600方污水处理基础上,新建一座日处理能力1200方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正在加快基础施工。对刘杜镇污水处理厂,目前正在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150方的污水处理设施。对翟镇、禹村镇、羊流镇、泉沟镇和宫里镇5座污水处理厂淘汰原生物转盘处理工艺,新建生化池、二沉池等设施,实现总磷、总氮等各项指标全部达标排放。系统治理,防治反黑反臭。对新泰市2处农村黑臭水体彻底截断外源污染,整治内源和构建流域生态系统等措施,修复黑臭水体环境,完成治理面积4100m2,定期对已完成治理的农村黑臭水体开展“回头看”,确保治理达到水质指标和村民满意度要求,保障治理效果,杜绝返黑返臭,实现长治久清。
着力抓项目赋能,促固本强基。实施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十四五”期间,投资1.07亿元,建设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新汶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和日处理能力1.5万吨的柴汶河南宋大桥下游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对新汶污水处理厂和楼德污水处理厂尾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减轻河道污染负荷,以项目措施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积极谋划申报EOD项目。统筹优化水资源利用、强化水污染治理、提升流域水生态环境容量,实施柴汶河流域综合治理,以工程措施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新泰市柴汶河流域精细化管理、柴汶河美丽河湖建设等7个工程项目达到序时进度。
(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王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