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即日起至本月30日,《智慧排水管网技术标准》(简称《标准》)在市住房城乡建委网站上征求意见。《标准》适用于我市智慧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及运维,如有意见、建议,可发送电子邮件至1573810061@qq.com。
《标准》要求,智慧排水管网建设应基于城市排水管网测绘数据,充分整合城市排水管网现有信息资源,综合运用GIS、在线监测、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数字模型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可维护、可运行、可扩展。同时,智慧排水管网技术架构应符合“数字重庆”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实现跨部门系统互联互通、数据交换共享、业务流程协同。
智慧排水管网系统应满足对管网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预警、运维分析、业务管理等要求。智慧排水管网安全管理应符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规定,信息安全应与智慧排水管网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行。智慧排水管网系统宜在市级、区级排水管网规划阶段与主体设施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标准》,智慧排水管网在线监测包括对污水处理厂前、一级污水主干管、行政交界处、入河起终点、合流溢流口、污水提升泵站、倒虹管前后检查井、低洼易涝点、河湖排水口等排水设施的在线监测。在线监测应结合重庆山地城市排水系统特点,因地制宜编制排水管网监测方案。在线监测可采用固定监测、轮换监测、临时监测的形式,监测实施可视情况采用分阶段实施、逐级加密的方式开展,监测设备应设置明显标识,并设置监测设施简介、警示牌等。
此外,相关单位应定期评价监测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时优化调整监测方案,应根据监测目标确定评价及调整周期,评价周期应不超过一年。
《标准》还要求,智慧排水管网运营管理单位应合理设置岗位和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智慧排水管网的运行和管理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考核。智慧排水管网建设单位应定期对运营单位的运行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对运行维护服务结果、服务交付过程以及相关管理体系进行监督、测量、分析和评审,以便实施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