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历史,鞍钢的前身可追溯至1916年的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然而,真正让这个名字在中国工业史上熠熠生辉的,是1948年12月鞍山钢铁的正式成立。作为新中国第一个重建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钢肩负着振兴国家工业的重任,迅速成为了中国钢铁产业的领军者。
在国家经济建设的浪潮中,鞍钢始终站在最前沿。从船舶到国防,从汽车到铁路,再到普通百姓家中的电器,鞍钢的产品无处不在,悄然成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特别是在桥梁建设领域,鞍钢更是扮演了关键角色。
1956年,新中国决定在南京修建跨越长江的大桥,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国内还没有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桥梁钢材。面对这一困境,国务院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鞍钢。鞍钢的工人们不辱使命,在炼钢炉旁日夜奋战,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改进,最终成功研制出6.6万吨优质钢材。这批被誉为"争气钢"的材料,不仅确保了南京长江大桥的顺利建成,更成为了中国钢铁工业实力的有力证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鞍钢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鞍钢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他们为这一世纪工程提供了17万吨高品质桥梁钢,这些钢材全部应用于大桥的主体结构,为这一跨越珠江口的宏伟工程提供了坚实保障。
鞍钢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其经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鞍山钢铁的年产能已经十分可观,铁、钢、钢材的生产能力均达到2600万吨。这一惊人的数字背后,是鞍钢多年来坚持跨区域、多基地发展战略的成果。
在国际舞台上,鞍钢的地位同样不容忽视。2019年,鞍钢集团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位列第385位,彰显了其在全球钢铁行业的重要地位。同年,在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中,鞍钢更是跻身前35强,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国内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

鞍钢的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9年12月,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强榜单中,鞍钢位列第65位,这不仅是对其品牌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认可。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鞍钢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2020年4月,鞍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显示了其在科技创新和改革方面的雄心。2021年8月,鞍钢又迎来了一次重大变革,通过重组本钢,进一步扩大了其在钢铁行业的影响力。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轮值会长,谭成旭简历

谭成旭,男,汉族,1963年9月生于辽宁大连,山东牟平人,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谭成旭的求学之路始于1981年,当时他进入大连铁道学院(现大连交通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专业。这一选择为他日后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谭成旭在学生时代就展现出了对党和国家事业的热忱,于1984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比他正式参加工作还要早。
1985年8月,谭成旭正式踏入职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大连机车车辆厂,从一名普通的助理工程师做起。在这里,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领导能力,逐步攀升至厂长、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位。这段经历不仅磨练了他的专业技能,更培养了他在大型制造企业中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谭成旭的职业生涯并不局限于一个领域。他先后在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担任要职,包括辽宁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和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高层职务。这些经历拓宽了他的视野,使他能够从更高的层面理解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规律。

2015年是谭成旭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被任命为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随后又担任主任一职。这标志着他正式进入省级领导层,开始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能。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又相继担任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以及辽宁省本溪市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2018年1月,谭成旭迎来了另一个重要机遇,被任命为辽宁省大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职位,要求他统筹兼顾这个东北重要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
2019年10月,谭成旭的职业生涯再次转向,他出任鞍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这一任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他的信任,也反映出他在工业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卓越能力。鞍钢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标杆企业,其发展战略和经营状况对整个行业都有重要影响。谭成旭的到来无疑为鞍钢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在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职务外,谭成旭还担任了多个重要的政治职务。他是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中担任委员。这些职务使他有机会直接参与国家最高层面的决策过程,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他还是中共二十大代表,这反映了他在党内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在省级层面,谭成旭连续两届当选中国共产党辽宁省委员会委员,这进一步凸显了他在辽宁省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此外,他还担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轮值会长,这一职务使他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