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大批国央企开始挂牌转让环保公司股权,其中有中国五矿集团、中国水电六局、南方电网、兴源节能、中国物流等等。之前国央企可是纷纷强势进场环保行业,现在是环保行业这个“香饽饽”不香了,还是环保成了“烫手山芋”?
多家国央企挂牌转让环保公司股权,环保不香了?
近日,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已同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京冶转让所持新余中冶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标的公司注册资本为22151.369万元。
近日,中水(辽宁)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挂牌转让,转让底价4085万元,转让方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近日,临沂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所持山东省金诺投资有限公司51%国有股权,已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
近日,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拟转让江门南综节能环保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底价1409.50万元。
近日,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拟转让平江大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底价999.99万元。
近日,重庆渝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5%股权挂牌转让,转让方为重庆桃花溪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转让底价为123.02万元。
近日,江西中核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转让底价1526.04万元,转让方是江西赣地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近日,浙江浙能玉环环保水务有限公司100%股权正式挂牌出售,标的公司注册资本为24,206.00万元人民币,转让方为浙江浙能兴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近日,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拟挂牌转让公司所持有的河北国源水务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及相关债权。
那么为何这些国央企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做一样的事?有人说这是为了国有资产转让,有人说为了甩掉环保这个烫手山芋。其实,在这些被转让的环保公司身上,似乎给出了答案。
新余中冶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23199.77万元,净利润为2794.9万元,负债总计为7420.04万元。
中水(辽宁)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11月30日营业收入为2257.1459万元,净利润为655.2366万元,负债总计为12709.8023万元。
江西中核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279.44万元,净利润为-159.97万元,负债总额为2638.69万元。
平江大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1147.71万元,净利润为4.49万元,负债总计为1125.67万元。
这么看来,盈利状况不佳并负债似乎是被转让的原因之一。然后更让人意外的是,现在知名环保集团也开始转让子公司,这又是上演哪出戏?
知名环保集团转让子公司股权,环保不好干?
近日,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转让所持有 ECO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Pte Ltd的100%股权。
近日,北控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底价为4609.79万元。
近日,西安超滤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出售子公司陕西超滤环保工程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近日,中创环保拟筹划转让所持有的苏州中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创新材”)100%股权。
近日,广州侨银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拟将其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广州银利环境服务有限公司49%股权以人民币10,780万元转让给中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如果说国央企放弃环保赛道是为了解决盈利状况,那环保集团转让子公司是为了解决什么呢?
在这些环保集团转让公告中,也给出了一些说明。有人表示是为了聚焦主营业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及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有人表示是为增强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促进主营业务的发展。有人表示为了剥离亏损资产,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有人表示是为了把资源集中于主业,降低资产管控风险。
其实在这两年环保集团的动向中,我们能发现为了做大做强,为了成为行业龙头,大家都开始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然而,两条腿走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重心不稳,甚至会跌倒。
不过比起这些公司是否跌倒,大家似乎更关心的是,这些被转让的公司谁来接手呢?
环保公司不断被转让,有人愿意接手吗?
近日,海南格润投资有限公司以唯一意向受让方承接转让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51%股权,转让底价人民币4148.81万元。
据了解,海南格润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5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为建设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建设工程勘察、林木种子生产经营。并且有意思的是,3月2日,海南格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海南格润投资有限公司。
近日,钱江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告显示为巩固公司浙江省水务市场地位,抢占台州、衢州市场,钱江水利拟参与竞买浙能兴源于公开挂牌的玉环水务和开化天汇100%股权。
据了解,钱江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35299.58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水力发电,供水,市政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的设计、施工,水污染处理技术、水处理技术、环境治理技术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
同时,钱江水利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2.22亿,净利润2.06亿。浙江浙能玉环环保水务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37亿,净利润4551.40万。2022年营业收入7691.82万,净利润-406.37万。
由此可见,选择接手的公司要么是想巩固市场地位,要么是为了抢占市场,要么就是看中了转让公司的实力。
结语
从国央企强势进场到纷纷离场,这场浪潮留下来的似乎只有环保公司。至于未来这些环保公司是被接手,还是自寻出路,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卖,卖,卖” !12家地方环保组织挂牌转让股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12家地方环保组织挂牌转让股权,转让价格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不等。我们以前提到当地环保组织时,都会想到引入资本,为什么他们现在要走“卖,卖,卖”的道路?
12家环保集团正在挂牌转让环保公司的股权
近日,节能国祯持股5%以上的股东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三峡资本计划通过公开征集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节能国祯 73,040,457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10.72%)全部转让。
近日,山东水发建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51%国有股权和债权转让项目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股权持有人为山东环保发展集团生态有限公司。
近日,山东环发齐鲁环保发展有限公司60%国有股权及126800元债权转让项目挂牌,转让底价为3852.41万元,转让方是山东环保发展集团生态有限公司,其控股股东是山东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近日,山东环保集团拟挂牌转让三家公司股权,分别为山东方大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58.2%股权、山东兴业炉料有限公司58.2%股权、中国再生资源(山东)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51%股权,挂牌项目状态均为预披露。
近日,水发集团旗下公司水发(上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上海水发储运服务有限公司41%股权,转让底价445.62万元。
近日,水发集团(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上海水发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0%国有股权,转让底价3042.564万元。
近日,北京水务集团计划转让北京国泰节水发展有限公司20%的股权,上市价格为513.343万元。
近日,大连中环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以370.41万元为底价,转让其48.55%的股权,转让方为中国节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控股股东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近日,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以7704.67万元人民币的转让底价,转让其子公司中广核和庆(南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其控股股东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近日,北京首都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51.7%的股份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转让基准价约为1.2亿元,转让方为北京首都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近日,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所持宿迁市首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80%股权。
近日,北京北控生态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4609.79万元人民币的转让底价转让其51%股权,转让方为北京北控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央企转让出售地方环保集团,预示着什么?
最近,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计划转让四川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13%股权。根据了解,四川省在2021年决定对省属企业的生态环保资产进行重组,股权结构调整为: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52%的股份,长江环保持有35%,成都院则持有13%。
此外,四川省环保产业集团的经营范围也在近期进行了调整。新增的项目包括固体废物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以及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的销售。在许可项目中,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和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置(清运)。
据了解,四川省环保产业集团在成都市武侯区、简阳市、眉山市、青神县、遂宁市、广元市青川县、巴中市南江县和河南长垣市等地投资了十多个水资源和水环境项目,总投资约为120亿元。
从这些情况来看,四川省环保产业集团的经营似乎还不错,但央企的出手转让股权又意味着什么呢?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国有资产的转让,也有人指出环保行业的经营困难,难以取得显著成绩,还有人则认为这只是为了摆脱环保这个“烫手山芋”。
实际上,央企挂牌转让环保公司股权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今年已经发生了多起类似事件。例如,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新余中冶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转让中水(辽宁)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则转让江门南综节能环保有限公司和平江大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各100%股权等。
从近两年国央企的动向来看,之前为了做大做强而积极进入环保行业,如今却开始为了改善盈利状况而逐渐放弃这一领域。无论是地方环保集团还是国央企,出售和转让股权的行为都在市场中引发了广泛关注。
从强势进入到纷纷退出,从投资成立到出售转让,环保行业正经历一场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环保企业该如何前行呢?
有观点认为,应当“走出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光大水务、碧水源、城发环境和旺能环境等环保巨头都在积极实施“出海”战略,增强海外业务的发展。
另一些人则建议,进入其他领域,开辟第二业务增长点。龙净环保正在布局储能行业,博天环境则进军氢能领域,绿茵生态开启文旅运营,还有一些企业在数字化和双碳等领域进行布局。
还有观点强调,企业应以“技术”为核心,技术和运营优势才是竞争的关键。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下,民营环保企业只有依靠硬实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污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有哪些?高浓度废水处理设备有哪些?不同项目有哪些处理经验?
10月18日19:30,水处理领域行家里手,在线浅谈高浓度废水处理经验: |
据《环保水圈》不完全统计,今年至今12家地方环保集团挂牌转让环保公司股权,转让价从百万到上亿。之前提到地方环保集团,大家想到的都是带资进场,现在为何走上“卖卖卖”之路?

12家环保集团挂牌转让环保公司股权,谁来接手?
近日,节能国祯持股5%以上股东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三峡资本拟通过公开征集转让方式协议转让所持全部节能国祯股份73,040,45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72%。近日,山东水发建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51%国有股权及债权转让项目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该股权的持有方为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生态有限公司。近日,山东环发齐鲁环保发展有限公司60%国有股权及12.68万元债权转让项目挂牌,转让底价为3852.41万元,转让方为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生态有限公司,其控股股东为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大连中环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48.55%股权转让,转让底价370.41万元,转让方名称中节能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其控股股东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近日,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转让旗下中广核和清(南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底价为7704.67万元,其控股股东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山东环保集团欲挂牌转让3家公司股权,分别是山东方达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58.2%股权,山东兴业炉料有限公司58.2%股权,中再(山东)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51%股权,挂牌项目状态为预披露。近日,水发集团旗下公司水发(上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上海水发储运服务有限公司41%股权,转让底价445.62万元。近日,水发集团(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上海水发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0%国有股权,转让底价3042.564万元。近日,北京水务投资集团拟转让北京国泰节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股权,挂牌价格为513.343万元。近日,首创环投控股有限公司51.7%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转让底价约为1.2亿元,转让方为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宿迁首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80%股权。近日,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转让底价为4609.79万元,转让方为北控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在这些股权转让事件中,转让方中有大家熟悉的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山东环保集团、水发集团等地方环保集团,那么这些巨头为何会选择出售?其实在这些环保集团转让公告中,也给出了一些说明。有人表示是为了聚焦主营业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及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有人表示是为增强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促进主营业务的发展。有人表示为了剥离亏损资产,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有人表示是为了把资源集中于主业,降低资产管控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挂牌转让案例的背后,转让的环保公司不赚钱似乎是共通的问题。2023年,山东水发建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912.31万元;2024年1月至7月,营业收入为0,净利润亏损1053.61万元。2023年,大连中环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517.13万元。2024年1月至8月,中广核和清(南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亏损896.68万元,净利润亏损99.57万元。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地方环保集团忙着转让环保公司的同时,有的环保集团的股权也在被转让。
央企转让出售地方环保集团,预示着什么?
近日,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拟转让四川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13%股权。据了解,2021年四川省决定对省属企业生态环保资产重组整合,股权结构变更为: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2%,长江环保持股35%,成都院持股13%。

不仅如此,四川省环保产业集团的经营范围在近期也发生了变动。一般项目增加固体废物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生活垃圾处理装备销售。许可项目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清运)。
据了解,四川省环保产业集团先后在成都市武侯区、简阳市、眉山市、眉山市青神县、遂宁市、广元市青川县、巴中市南江县和河南长垣市投资水资源、水环境项目10余个,总投资约120亿元。
这么看来,四川省环保产业集团似乎过的还不错,那央企出手预示着什么?有人表示,应该是为了国有资产转让。有人表示,环保生意不好做,很难做出成绩。有人表示,不过是为了甩掉环保这个烫手山芋。
不过,国央企挂牌转让环保公司股权的事已经见怪不怪了,今年已经有多起。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所持新余中冶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转让中水(辽宁)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转让江门南综节能环保有限公司100%股权、平江大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等等。
其实在这两年国央企的动向中,我们能发现之前为了做大做强,开始强势进场环保行业。现在,为了解决盈利状况开始放弃环保赛道。无论是地方环保集团还是国央企,出售与转让股权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从强势进场到纷纷离场,从斥资成立到出售转让,环保行业已经迎来了变革时代,这个时候环保企业该如何走下去?
有人表示,走出去,去海外掘金。光大水务、碧水源、城发环境、旺能环境这些环保巨头都在积极布局“出海”战略,加大海外业务发展。
有人表示,入局其他领域,开辟第二业务曲线。龙净环保布局储能行业、博天环境进军氢能赛道、绿茵生态开启文旅运营,还有一些企业布局数字化、双碳等领域。
有人表示,还是要以“技”为本,技术及运营优势才是核心竞争力。在当前的竞争格局及行业趋势下,对于民营环保企业而言,硬实力才能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那么大家觉得环保企业想要活下去,还有哪些路可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作品来源:环保水圈
素材参考:环保集团官网、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