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宾
《山地建造中的绿色实践--以边坡设计为例》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陈亚丽
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从业至今,参与多项大型超深基坑,特殊岩土、大型边坡支护、滑坡支护,地基处理、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工程。主持或参与项目获得四川省省优17项,专利4项,参与科研课题4项,参编地方级以上标准3项。2023年度获得中建集团首届“青年设计师大赛”银奖,2024年获评“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中冶成勘工程勘察数智化系统开发探索与应用实践》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何蕃民
正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参与多个建筑市政项目的岩土勘察,同时基于上述项目开展了十余项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件,主持或参与项目获得国内省部级以上工程勘察设计奖项13项,科学技术奖8项。
《场地治理工程的绿色低碳响应—记郎酒老厂区场地治理的工艺创新》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周俊
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任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副部长,四川省自然资源专家库专家、四川省综合评标专家,先后获得省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8项,获得专利、软著30余项。
《从公共空间到公共生活》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陈宏宇
高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始终坚守对设计的初心和热情。以匠心铸精品,主持设计大型生态类项目以及重要公建景观类项目百余项。获得国际、国家、省部级、市级奖项约63项,其中一等奖13项。多个项目已经成为城市地标,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现代竹木结构的探索与工程实践》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何飞
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201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先后获得四川省企业系统创新创效青年先锋称号,“四川土木建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津市钢结构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参与编制《四川省抗震设防超限高层民用建筑工程界定标准》、《四川省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四川省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发表学术论文7篇,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10项。作为结构专业负责人完成数十项大中型项目的设计工作,获四川省优秀勘察设计奖3项。
《成都市BIM技术推广运用研究》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朱果
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从事结构设计十余年,擅长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复杂空间结构设计,负责或参与项目获省、市优秀勘察设计等行业奖十余项,参编省市规范导则多项,发表核心学术论文数篇,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近十项。
《新质生产力再生水厂探索与实践》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廖竞萌
高级工程师,注册设备工程师。从事市政给水、污水处理厂站、污泥处理、市政管网的设计与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了成都、泸州、南京等多地的重大市政工程项目,累计设计水处理项目规模超过400万吨/日。荣获国家级设计奖项1项,省部级咨询设计奖项20余项。
《绿色低碳背景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探索》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勇
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成都大运会供水保障技术专家、成都市建设工程消防专委会委员、成都市水务技术中心专家库专家、四川省建筑防火科技研究会专家库专家,主持或参与多个大中型市政工程项目设计,获得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和四川省优秀工程咨询奖二十余项,主持或参与了9项四川省及成都市地方标准导则的编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绿色低碳建造技术应用与研究》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王呼佳
正高级工程师,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专业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在复杂地层隧道建造、绿色建造、BIM+CAE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工作。主持或参与的项目获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勘察设计奖18项;出版专著7部,参编行业标准3部,获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