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管道断裂致河水“暗流”,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整条南柳河水都流入塌陷的“地洞”。

11月23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霞山区水务中心和南柳河管理所获悉,系河床底铺设的排污管道断裂所致。
12月2日,湛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答复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称,对此,霞山区政府已有相关处理结果。
官方回复记者称,该问题是由于南柳河主河道坛坡村段(W-1690#)河床污水管破裂渗漏引发塌方所导致。
霞山区水务中心发现问题后立即安排施工人员排查具体情况,要求尽快拿出施工方案开展修复工作。
11月23日下午正式动工修复,对该塌方点周围实施堆土围堰、防水砂浆补漏、砌砖抹灰,通水反复检查确认无渗漏现象后进行土方回填。修复工程于11月25日全部完工,恢复正常全面通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华
(来源:华商报大风新闻)
重庆两污水处理厂入选全国首批绿色低碳标杆厂
12月2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发布了首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名单,重庆市三峡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长滩污水处理厂、九曲河污水处理厂成功入选,成为全国首批45座入选的污水处理厂之一。
九曲河污水处理厂是我市首个污水处理领域标准化试点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10万吨/天。该污水处理厂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污水处理进行深度耦合,开展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逐步形成精细化运营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污水处理系统对水量波动和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一级A标准,部分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Ⅲ类标准。该厂还深入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模型算法技术,将工厂能耗降低19%、药耗降低5%。
长滩污水处理厂通过优化曝气模式、调整内回流控制、改善碳源投加方式等精细化管理手段,结合数智化技术的充分应用,实现了电量、除磷剂、碳源单耗同比减少8.9%、21.3%、12.3%,节约成本约100万元,在提升出水水质、改善梁滩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同时,实现了企业降本增效、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