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为区域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今年10月,全国首家以循环经济为主营业务的一级央企总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天津软件园开园运营,为生态城绿色低碳发展赋能加力……面对多重叠加机遇,生态城高质量发展绿色动能越来越强劲。
近日在生态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新天津生态城自建设之初就肩负着“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的重大使命,开发建设16年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及智能科技服务、文化健康旅游、绿色建筑与开发等特色产业集群,涌动着源源不断的绿色发展动能。
绿色产品“受青睐”
连日来,坐落于生态城的美腾智能装备生产及测试基地技术人员正对生产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为年底前投产做最后的准备。基地投产后将大幅提高企业核心产品产能,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据了解,天津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工矿业智能装备、仪器与系统,其明星产品TDS(XRT)智能光电分选机服务于60余家国内大型矿业集团的200余座矿山。据悉,传统煤炭分选以湿法分选为主,需消耗大量水资源,且智能化程度较低。美腾的智能装备破解了煤炭干法分选精度低的难题,核心技术入围工信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TDS(XRT)智能光电分选机上市9年来,技术和销量在国内始终保持领先,同时企业也在加速向国际市场推广。
远风绿色动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最近正谋划在生态城打造新能源重卡产业化平台示范项目,为客户提供远风系列新能源重卡、远风低碳智慧能源站以及远风智慧物流调度系统等一体化的产品和技术平台,为电动重卡典型应用场景提供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近年来,生态城大力支持企业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成果转化、产品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制定出台加快智能科技产业聚集发展的若干措施,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持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努力为绿色低碳产品研发上市厚植土壤。
绿色产业“新气象”
美腾智能装备生产及测试基地、远风绿动新能源重卡产业化平台等一批绿色高端制造项目的落子布局,正是生态城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一个缩影。《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明确要求生态城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在生态城,除绿色高端制造外,数字经济、直播经济、跨境电商、绿色建筑、冷链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于2023年5月在生态城正式揭牌成立。投入运营一年多来,中心上架数据产品1500余个,累计达成数据交易额超5亿元。
在直播经济和跨境电商发展方面,生态城充分发挥“中新合作+自贸联动”优势,抢抓直播经济发展机遇,促进跨境电商与直播经济融合发展。据统计,2023年以来,生态城孵化跨境电商出口企业40余家,服务跨境出口企业750家,累计落地直播和跨境电商基地70个,注册企业218家。
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生态城创新实施绿色建筑全过程评价,形成涵盖规划、设计、施工、运营、评价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管理体系,区域内绿色建筑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比例达100%。
在冷链物流发展方面,生态城中心渔港于2022年10月获批成为天津市首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目前,基地共有冷链企业70余家,已建成冷库容量60万吨,初步形成集冻品贸易、仓储、查验、加工、供应链金融、电商直播、交易市场等功能于一体的冷链产业生态。
在文化旅游发展方面,生态城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资源丰富,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域河、海、湾、湖兼备,拥有国家海洋博物馆、泰达航母主题公园等13个文旅景区及中新友好花园、南堤滨海步道公园、南湾公园等40个城市公园,国家动漫园获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载体建设“加速度”
10月23日,天津软件园在生态城开园,东华软件、中电金信、软通动力等园区首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天津软件园以先进计算产业为主导,聚焦信创和数据两条产业链招商,着力打造“算力、算法、算据、算用”全产业链的产业体系。按照计划,到2033年将实现“千企千亿”发展目标。为强化天津软件园载体功能,生态城制定出台《关于支持天津软件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技术创新、产业生态、人才引进等方面强化支持保障,发展信创产业集群。
“在天津软件园紧锣密鼓开展招商工作的同时,绿创园建设也正加快推进。”生态城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绿创园是中新双方共同在生态城打造的低碳经济和创新中心。园区统筹布局产业、生活、生态空间,推广绿色建筑,发展循环经济。园区设计规划为绿色创新、绿色产业和绿色生态三个功能区。其中,绿色创新功能区重点引进创新型总部、专业型智库、技术研发机构、投资机构等各类绿色创新主体;绿色产业功能区突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招引高引领性、高成长性绿色产业项目;绿色生态功能区依托中新友好花园、中新友好图书馆等,为绿色产业项目发展提供文化交流、生态休闲、科普教育等高品质公共服务配套。
“目前,生态城已建成天津软件园、中电智慧科技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国家动漫园、科技园、信息园、北科建·直播电商产业园等多个产业园区,为绿色低碳产业打造了高质量发展空间。”上述负责人介绍。
绿色发展“前景可期”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新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上,生态城管委会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签署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加强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务实合作;与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建筑行业低碳化发展;与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天津市住建委达成合作,共同开展绿色低碳产业领域研究。
鲜明的绿色产业基因,为生态城发展新质生产力搭建了广阔舞台。下一步,生态城将牢牢把握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的重要机遇,坚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在对现有产业进行焕新改造的同时,以高端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物流、绿色能源、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绿色创新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大绿色产业培育力度,持续通过提升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努力实现绿色低碳经济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
生态城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落地为契机,加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以天津软件园为创新载体,培育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信创产业集群;以中环TOPCon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落户为牵引,促进新能源电池技术产业聚集;以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华峰测控、华慧芯、全华时代等智能制造项目为依托,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生态城积极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助力文化企业出海;深挖海洋文旅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扬帆远航”;加快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促进冷链物流、冻品加工、电商融合发展,构建京津冀“一小时冷链物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