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教授31人、副教授29人、讲师1人、助理教授4人),实验技术系列教师7人(含高工5人、工程师2人),行政管理人员12人。包括光华工程奖获奖者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高层次人才奖励计划获得者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7名、辽宁省教学名师2名。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大工环境学科通过20余年的探索与积累,逐步形成了以工业废水治理与资源化、智慧环境与健康、固废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智能传感器与应急监测、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学科方向。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水专项课题、973课题、86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10项,发表SCI论文28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90余项,20余项专利技术已成功实现工程化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
学院已形成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建立了通过“4+X”年学制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本-硕-博全贯通培养体系。在校生872名,本研比例约为1:2.86。通过实施“厚基础、重交叉”的课程体系、“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旨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交流和联合培养体系等,着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人格俱佳的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获得国家及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学院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多所院校建立了研究生与青年学者的联合培养平台。与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的环境事例研究发布会连续举办15年,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韩国延世大学的中日韩环境能源研讨会已连续举办11年。依托引智基地,学院长期与环境领域国际知名学者开展合作与交流。
在各级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怀下,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已成为我国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热诚期盼国内外各界朋友参观指导,热烈欢迎莘莘学子报考,也期待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和朋友们的真诚合作,共同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 全 燮(2020)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 燮(2009)、陈景文(2020)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 燮(2005)、陈景文(2013)、王鑫(2020)、刘猛(2024)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全 燮(2005)、陈景文(2013)、张耀斌(2019)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者:全 燮(2004)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杨凤林(1993)、周集体(1997)、全 燮(2000)、陈景文(2014)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陈景文(2016)
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杨明辉(2014)、王鑫(2015)、刘 猛(2019)、李雪花(2021)、
刘艳明(2022)、张子杰(2023)、刘艳彪(2024)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陈景文(2014)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周集体(1998)、全 燮(2003)
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获得者:陈景文(199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张捍民(2007)、赵慧敏(2008)、曲振平(2009)、张耀斌(2010)、蔡喜运(2011)、曲媛媛(2013)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全 燮(2018)
辽宁省领军人才:全 燮(2013)
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全 燮(2020)
辽宁省优秀专家入选者:陈景文(2007)、周集体(2007)、全 燮(2007、2010)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
全 燮(1997)、周集体(1999)、陈景文(2004)、李新勇(2007)、张捍民(2009)、张兴文(2009)、
李爱民(2009)、赵慧敏(2018)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陈景文(2019)、刘 宁(2019)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李新勇(2019)、张耀斌(2019)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刘 猛(2018)、刘 薇(2018)、乔 森(2018)、谢宏彬(2019)、
刘艳明(2020)、姬国钊(2020)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李爱民(2020)
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 燮(2008)
辽宁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陈景文(2009)、张捍民(2011)
辽宁省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基金获得者:周集体(1997)
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周集体(2001)
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全 燮(200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 燮(2012)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张耀斌(2014)
辽宁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 燮(2008) 陈景文(2020)
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 燮(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