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3月8日讯 (记者 孙贴静) 2023年,刚从天津大学毕业的宋菲菲,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热忱,踏入青岛水务固废公司厨余垃圾处理厂的大门,开启了青春逐梦之旅,用汗水与智慧,在环保之路上踏出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从“零”起步:职场小白的学习蜕变
青岛市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是山东省首例厨余垃圾干式厌氧项目,此时正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缺乏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参考依据少之又少,专业人才更是极度匮乏。就在这关键时期,作为新生力量的宋菲菲,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这句话如同座右铭一般深深刻在她的心底。
刚接触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宋菲菲凭着对工作的一腔热情,干劲十足的奔波于办公室和车间现场。工作之余,她求知若渴,时常向技术人员虚心求教,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持续汲取各类专业知识,成为公司第一批科技管理人员。在她心底,始终憋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她在堆满的专业书籍前,熬过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从最初对科研管理两眼一抹黑的“门外汉”,一路披荆斩棘,成长为在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能高效推进各项科研管理工作的骨干。
在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硫化氢的产生给生产运营与环境安全带来诸多棘手难题。为了找到抑制硫化氢生成的有效方法,她一边钻研厌氧相关理论知识,一边通过向行业内专家请教及查阅大量文献,通过开展《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硫化氢抑制工艺探究》课题,以青岛市区厨余垃圾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青岛市区厨余垃圾的主要特征,优化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硫化氢抑制的工艺参数,明确药剂投加对传质效率的影响,解析运行铁盐对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硫化氢抑制的调控策略。这项工作使得厌氧系统产生的硫化氢从3500ppm下降至500ppm,并仍在不断降低,2024年节省运行成本50余万。

从“难”突破:课题攻坚的创新飞跃
青岛市作为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实现厨余垃圾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青岛水务固废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身于深度践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征程中,沼渣处理则是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一环。沼渣成分复杂,处理难度极大,稍有不慎便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宋菲菲没有丝毫退缩,主动请缨,一头钻进厌氧沼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中。简陋的沼渣实验场地设备有限,为了探寻理想的堆肥条件,她只能手动反复设置不同的堆肥辅料比例、温度、湿度、碳氮比,用最原始的方式详细记录养分转化情况,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钻研,最终成功论证了沼渣堆肥的可行性,为厌氧沼渣找到了理想的资源化利用方向。如今,厌氧沼渣完成了华丽转身,其变废为宝的历程,生动诠释了绿色发展智慧,成为减少环境污染、践行绿色理念的生动范例。
为解决因进料垃圾质量不高、纯净厨余垃圾分出率偏低造成固杂转运设备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等问题,宋菲菲和同事们一起先后对皮带输送机及液压站开展技术性改造,同时对运行工艺进行了改进,还研究将园林垃圾或农业垃圾同时混入厌氧进料,用植物纤维避免硬杂质沉积厌氧罐中而引起堵塞,有力保障了生产目标的顺利达成。在厌氧技术研究方面组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申报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每一页都承载着她的心血与汗水。每迈出一步研究,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她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专业书籍和研究资料,电脑里保存着无数个深夜加班时写下的实验报告,她常说:“科研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看到终点的曙光。”

从“心”出发:青春逐梦的环保征途
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入实施,许多市民也越来越好奇,分类后的垃圾都去了哪里?它们身上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随着厨余项目的落地建成,青岛市垃圾分类科普馆也应运而生,宋菲菲作为科普馆的讲解员,一直琢磨着把传统照本宣科的讲解,转变为更具互动性的交流。她利用闲暇时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掌握厨余垃圾处理的全流程,从垃圾收集运输,到处理厂内的分拣、发酵、转化等环节,都力求做到心中有数,只为让每一位参观者深刻领悟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进而化作实际行动,为城市的环保事业添砖加瓦。

工作之余,宋菲菲也不忘“走出去”,在中小学,她是孩子们眼中熠熠生辉的“环保使者”,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充满趣味的互动方式为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在他们心中播下环保种子。在大学课堂,她与学生们分享垃圾分类的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每次活动前,宋菲菲都会认真且细致地与老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情况,她深知,只有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进行交流分享,才能让信息传递更高效、更有价值。宋菲菲充分发挥自己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入且详细地向学生们介绍厌氧发酵过程,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优化工艺参数,进而提高沼气的产量和质量,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专业视野,更点燃了他们投身环保事业的热情。
在宋菲菲看来,固废资源化利用行业既是充满挑战的新兴领域,更是蕴含无限机遇的朝阳产业。无论是厨余垃圾的厌氧发酵,还是固废的高效堆肥化处理,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将为城市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宋菲菲的青春与热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领域中尽情绽放,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对环保事业的担当与奉献。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