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南方1.49亿元中标钢铁行业首个三盐分质结晶废水零排放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太钢膜处理废水循环利用深度治理EPC总承包项目,被列为《太钢“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方案》重点工程13。
- 中标金额:1.49亿元,中冶南方为第一中标候选人,领先于山西太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4678亿元)及中冶赛迪(1.9537亿元)3。
- 建设内容:
- 新建膜处理废水循环利用深度治理站(零排放中心),涵盖生化处理系统、膜浓缩分盐系统、蒸发结晶系统等9大核心模块;
- 设计深度处理系统浓水处理能力1万吨/天,产水制备为除盐水及高品质除盐水回用3。
二、核心工艺与技术优势
- 工艺路线:
- 首创“超低排放生化处理+极致浓缩膜分盐+低成本高质化蒸发结晶”技术组合,突破传统零排放运行稳定性差、成本高、盐品质低等痛点14;
- 应用高效生物脱氮、高密度智能除硬、O3-WISBAF智效耦合调控等专有技术,实现水质达标、节能降耗及稳定运行1。
- 资源化成果:
- 废水近100%转化为高品质再生水,高值化回收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钠三类工业盐,盐晶质量优于工业盐一级标准14;
- 分盐结晶技术同步降低新水用量与废水处理成本,推动钢厂向“无废工厂”转型56。
三、技术创新与研发支撑
- 国家级研发项目:
-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低碳约束下沿长江工业园区废水近零排放技术与示范》、国资委技术策源地项目《冶金工业废水零排放与废盐高值化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等,形成“核心技术+装备+产品”全链条技术体系17;
- 自主研发的矾花视境®图像识别智能加药系统、水盐平衡测算系统等,精准控制水处理效果,保障分盐结晶稳定性5。
四、环保效益与战略意义
- 环境贡献:
- 年减少废水排放量超300万立方米,显著降低黄河支流污染物负荷,助力“一泓清水入黄河”战略目标17;
- 污泥干化碳化技术年减排含油污泥2500吨,同步降低运输与填埋环境风险6。
- 行业示范:
- 作为钢铁行业首个三盐分质结晶零排放项目,为高端钢铁企业废水治理提供可复制的EPC模式标杆16;
- 推动中冶南方在钢铁废水处理领域技术跃居行业前列,奠定大型企业定制化解决方案服务能力14。
五、后续发展与行业影响
- 技术拓展:中冶南方计划将同类技术延伸至煤化工、焦化、石油等行业,加速工业绿色转型1;
- 智慧升级:结合5G水资源再生中心、水系统智慧集控平台等理念,探索废水处理无人化与全流程动态平衡管理6。
注:本项目预计通过全流程智慧管控实现吨水处理成本降低15%-20%,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提升
中冶南方中标!行业首个三盐分质结晶废水零排放项目
2025-04-26 18:17:00



1.49亿元|中冶南方中标钢铁行业首个三盐分质结晶废水零排放项目
近日,中冶南方凭借自主研发的“工业废水资源化及零排放技术与装备”,成功中标太钢膜处理废水循环利用深度治理 EPC 总承包项目,该项目为行业首个三盐分质结晶废水零排放项目。
该项目的落地,将推动此项技术在高端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治理领域实现规模化工程应用,助力打造行业头部企业示范标杆。
针对工业废水零排放领域运行稳定性差、成本高、产品盐品质低等行业痛点,中冶南方研发团队紧跟行业趋势,开展科技攻关。中冶南方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低碳约束下沿长江工业园区废水近零排放技术与示范》、国资委技术策源地项目《冶金工业废水零排放与废盐高值化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等近十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加速推动从“核心技术+装备+产品”的全链条技术转化应用,部分阶段性成果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
作为太钢落实省、市政府 “一泓清水入黄河” 战略部署的核心工程,本项目被列为《太钢 “一泓清水入黄河” 工作方案》重点建设项目。
面对水质难题以及行业痛点,中冶南方项目团队经长期调研分析,确定了钢铁行业首创的零排放工艺路线:基于 “超低排放” 生化处理+“极致浓缩” 膜浓缩分盐+“低成本高质化” 蒸发结晶,并应用了高效生物脱氮及耦合除硬技术、高密度智能除硬技术、O3-WISBAF 智效耦合调控系统等多项专有技术,实现稳定运行、水质达标、节能降耗三大目标。
通过这套创新工艺,不仅能将废水近100%转化为高品质再生水,还可高值化回收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钠三种工业盐,产品质量优于相关工业盐一级标准。项目实施后,将为业主带来显著效益。
太钢膜处理废水循环利用深度治理 EPC 总承包项目招标人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太钢厂区。
该项目新建1座膜处理废水循环利用深度治理站(零排放中心),涵盖生化、浓缩、纳滤等系统。
主要包括生化处理系统、浓缩减量系统、纳滤分盐系统、深度处理系统、蒸发结晶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加药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及配套的外部管线、电缆。
深度处理系统浓水处理能力1万吨/天,产水制备成除盐水、高品质除盐水供用户使用。
中标候选人:
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9亿元;
第二中标候选人:山西太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678亿元;
第三中标候选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95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