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颜家文 通讯员 杨源 雷明钰) 当污水处理厂戴上“光伏帽”,“耗能大户”转型为“绿色能源生产者”。5月13日,在长沙县江背工业园,记者看到,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光伏板安装铺设,预计本月下旬该项目就将完工,届时,再生水厂将变身“低碳粮仓”。据介绍,该项目是长沙县水业集团重点推进的绿色能源示范项目。
走进江背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只见机械混合絮凝沉淀池、改良型AAO生物池等设施上方,纵横交错的钢结构骨架已初具规模,光伏板折射出道道光束。该项目通过门式钢架结构支撑光伏组件,在调节池、生物池等池体上方集约利用空间,安装735块单晶硅组件、总直流侧装机容量452.025kWp、4台逆变器,总装机容量0.6MW,预计2025年发电量可达916万度。
光伏遮阳能有效抑制各工艺段藻类生长,提升污水处理效率,而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负荷特性又能保障光伏消纳。“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在降低厂区用电成本的同时,富余电能可反哺电网,形成绿色闭环。
“该项目投入运行后合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757.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544.5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25吨。”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背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项目节能减排效益显著,相当于区域内减少2500辆燃油车年行驶量,“光伏+治水”组合产生着“看不见却算得着”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江背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光伏项目是长沙县水业集团积极探索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此前,该集团通过全域资产清查,已筛选出临空综合污水处理中心、金井自来水厂等6处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集群,着力盘活闲置资源,提高资产利用率。
据介绍,接下来,该集团将继续挖掘“智慧水务+光伏”等组合应用,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贯彻绿色、低碳、循环理念,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