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春秋筑绿能 双碳使命启新程——泰达环保天津双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产20周年记
时间:2025-05-14 10:23
来源: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
在渤海之滨的沃土上,一座肩负城市生态使命的环保地标已悄然矗立二十载。泰达环保天津双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下简称“双港厂”)作为北方地区最早规模化垃圾焚烧示范项目,用20年的时光书写了从“城市清道夫”到“绿色能量站”的蜕变史诗。
破局而立
勇担使命的时代答卷
世纪之交的津城,传统填埋场逼近饱和的警报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浪潮激烈碰撞。2003年,肩负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重任,双港厂在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破土动工。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首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之一,双港厂在原垃圾填埋场旧址启动建设。当时国内尚无成熟技术体系,项目团队引进3台国际先进炉排式焚烧炉,创新构建烟气净化系统,实现欧盟排放标准,成为国家建设部认定的垃圾发电领域首个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当年的建设者们顶着北方严寒,仅用不到24个月便完成从图纸到投产的跨越,创造了当时行业建设速度的标杆。当建设者们“宁可汗水透工装,不让垃圾围津门!”的誓言化作首台机组启动发出轰鸣声的那一瞬间,标志着天津固废处理从此正式迈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新纪元。
匠心筑梦
平凡岗位的非凡坚守
二十年风雨征程,凝结着几代双港人的汗水与智慧。技术团队在-20℃的严寒中彻夜抢修锅炉管道,工程师们为攻克种种技术难题连续三个月吃住在实验室,运行班组创下单台锅炉连续安全运行352天的历史纪录,安环团队通过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强化技术保障、深化教育培训,成功缔造连续二十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的里程碑。退休老师傅泛黄的值班日志,记录着从手动操作到智能集控的技术跃迁;“90后”值班员创新的燃烧模式,践行着几代双港人技术革新的誓言。我们忘不了2019年,双港厂创下上网电量1.46亿度,进厂垃圾42.3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这些数字的背后凝结着员工们辛勤汗水和默默奉献。正是这些平凡身影的无私付出,铸就了双港厂二十年累计处理垃圾760万吨、发电23.4亿度的绿色丰碑。
静水流深
不求回报的默默奉献
平稳运行的背后,是无数个惊心动魄的暗战瞬间。你看那超强台风来袭时,党员们组成的突击队用沙袋筑起的防洪墙;你看那夜幕降临时,工程师们蛰伏实验室,在堆叠如山的咖啡杯与泡面桶间日夜鏖战;你再看那持续二十载的环保数据监测屏,它不仅兑现了双港厂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标准的承诺,更体现了双港厂几代绿色产业职工努力奋斗的成果。
昂首阔步
双碳使命的崭新征程
站在新起点,这座累计减排二氧化碳约70万吨的“城市净化器”正焕发新生:余热供热与储能系统构建的智慧能源新矩阵投入使用,科普教育基地作为绿色环保的宣传平台年接待访客超千人次,产学研合作攻关的垃圾热能深度利用技术蓄势待发。二十年不是终点,而是绿色征程的新起点,双港人将继续以匠心守护碧水蓝天,用创新点亮循环经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