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城环保与福建联合石化共同签署了《意向书》,标志着双方正式开启合作之旅。惠城环保,作为一家专注于循环原料生产的科技集团,其产品范围广泛,包括获得ISCC PLUS认证的废塑料液化石油气和石脑油等。此次,惠城环保有意向为福建联合石化提供这些循环原料,以支持其循环聚烯烃产品的生产。经过双方管理层的深入探讨,包括惠城环保集团创始人张新功和惠城环境总经理张秋艳在内的团队,与福建联合石化达成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共识。
惠城环保旗下子公司东粤化学,目前正在建设一个年产量20万吨的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该项目以混合废塑料为原料,运用东粤化学自主研发的跨相深度裂解技术,在分子层面进行催化裂解与催化重组,进而产出三烯三苯等高附加值化工原料。
福建联合石化,这家中外合资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致力于打造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石油化工基地,并专注于聚烯烃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双方此次携手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应对废塑料治理挑战,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塑料的高质量化学循环,探索塑料循环经济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化学循环技术在国内外市场上均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中国,作为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面临的塑料污染治理任务尤为艰巨。据预测,到2035年,中国塑料制品年产量将达到55亿吨。若其中30%能通过化学循环利用,这将相当于再造两座大庆油田,且产值将超过1600亿元。而对于软包装类、膜袋类等低值废塑料,化学循环技术则显示出显著的处理效益。目前,这类废塑料的处理方式主要还是填埋和焚烧,亟需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02 国联嘉禾
国联嘉禾低碳循环新材料项目于5月18日盛大启动,标志着这一总投资58亿元、占地200亩的庞大工程正式拉开帷幕。该项目旨在构建一个年产6万吨热解塑料油与12万吨绿色甲醇的生产基地,预计年消耗周边造纸厂废塑料高达12万吨,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该项目还将年减排二氧化碳9万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嘉禾聚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创、世界领先的绝氧热解技术将在此项目中得到应用,凭借其油气净化领先、长周期连续运行以及工艺原料适应性广等显著优势,国联嘉禾有望在行业内巩固其技术领先地位。
03 源天生物与华灏化学
源天生物与华灏化学携手共进,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将围绕高端再生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rb PTT)聚酯的生产展开深入合作,并共同迎来了全球首个生物酶法再生聚酯产品的千吨级大订单。
近期,源天生物又传来喜讯,成功完成了天使轮及Pre-A两轮融资。在天使轮中,他们获得了英诺天使的独家投资,而最新一轮则吸引了JHT Investment的加入。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工艺研发、产线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目前,公司主推的单体r PTA和rb PET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并已吸引超过20家下游客户和品牌方进行产品验证,同时收获了部分商业化订单。
另一方面,北京京航天动力研究所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的5万吨/年废塑料化学回收耦合油泥资源化项目,作为航天热解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标志着原创航天热解技术的重大突破。该项目单机处理能力达到200吨/天,预计建成后将实现对内蒙古河套地区生活垃圾、农业地膜等废塑料以及油田油泥危废的高效资源化利用。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装置钢结构、主体设备及配套公用工程的安装施工阶段,预计明年春季即可投产运行。
05 惠城环保
惠城环保在去年12月成功通过了其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的环评批复。为了确保废塑料项目的原料供应,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回收网络,业务遍布山东、广东、新疆、江西等多个地区,并成立了多家子公司以拓展业务。
今年8月,惠城环保与北京环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贵州省、云南省、广东省内的多个项目展开合作。这些项目将结合各自的市场和技术优势,共同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服务及低值废塑料资源化利用项目,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06 汉能清源
近日,霍尼韦尔宣布汉能清源将采用其UpCycle工艺技术,共同推动中国塑料回收技术的发展。汉能清源计划在山东省建设一座商业化塑料回收工厂,该工厂将运用霍尼韦尔的UpCycle工艺,实现混合废弃塑料向高质量再生聚合物原料的高效转化,预计年处理能力将达到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