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行业转型战略实施纲要
一、转型背景与战略定位
当前行业面临"三重压力":传统业务增长乏力(年均增速降至3.2%)、技术迭代加速(数字化渗透率年增40%)、政策导向转变("双碳"目标要求减排30%)。威立雅集团提出"三新两转"战略(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数字化转型、生态化转型),要求各业务单元突破传统"设备供应商"角色,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商"价值体系。
二、三大核心攻关方向
-
数字化业务突破工程
-
重庆试点实施"三步走"策略:①基于既有12个智慧水务项目搭建数据中台(2025Q3完成);②开发标准化SaaS产品"水立方3.0"(2026Q2发布);③建立"平台+订阅"商业模式(目标2027年营收占比超15%)
-
建立容错机制:设立200万元/年的创新试错基金,实行"季度复盘-年度评估"机制
-
技术图谱重构计划
-
绘制7大技术赛道图谱(膜技术、碳捕捉等),重点突破3项卡脖子技术
-
建立"技术货架"管理系统,实现187项专利的模块化组合应用
-
案例:青岛分公司通过"光伏+淡化"技术捆绑,中标沙特NEOM新城项目(合同额3.2亿美元)
-
城市更新全周期服务
-
构建"1+4+N"服务矩阵:1个城市体检平台+4类资金渠道(政策性银行/专项债/PPP/REITs)+N个实施主体联动
-
北京朝阳区项目实践:通过"规划-建设-运营"15年服务协议,实现年收益率提升至8.7%
三、实施保障体系
-
组织变革:建立跨部门"铁三角"团队(技术+商务+数字化)
-
考核机制:将新技术研发投入占比(≥5%)纳入KPI
-
资源协同:激活全球87个研发中心的技术协同网络
以下为水务行业转型发展的对标案例汇编,综合国内外标杆企业的创新实践,为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一、数字化运营对标案例
-
铜陵六国威立雅智慧水务平台
- 通过施耐德电气打造的智能配电与自动化系统,实现净水厂与污水厂统一管理、能效优化及无人值守泵站2。
- 平台集成实时监控、设备健康度分析与工艺优化模型,运营效率提升25%,人力成本降低40%2。
-
青岛水务集团数据资产化实践
- 将全市供水管网分布数据及用户用水行为分析报告转化为数据资产,通过银行授信融资超600万元,开创水务数据金融化先例10。
二、海水淡化技术创新案例
-
万华蓬莱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
- 全球首个采用“串级工艺+黑屏操作”技术,通过BIM设计实现无中间水池的智能系统,能耗降低4.5%,年节约电费635万元811。
- 创新利用电厂温排水余热,结合AI动态调节反渗透压力,吨水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18%11。
-
沙特NEOM新城光伏淡化项目
- 威立雅与青岛分公司合作开发的“光伏捆绑式淡化”技术,实现日产淡水50万立方米,太阳能供电占比达92%,入选中东低碳转型示范项目35。
三、工业水处理标杆实践
-
燕山石化水务系统综合管理
- 威立雅通过循环水系统优化与数字化诊断,年节省电力1282万度,外排水COD含量降至30mg/L以下,达到国际最严排放标准13。
- 改造氧化塘为湿地公园,实现污水处理与生态修复协同,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案例13。
-
苏伊士工业水回用技术
- 为巴斯夫湛江基地设计的废水零排放系统,通过膜分离耦合蒸发结晶技术,实现98%的水资源回用率,化学药剂消耗量减少35%14。
四、城市水务智慧化转型案例
-
杭州数字孪生水网工程
- 构建虚实交互的平原河网调度系统,通过AI预测防洪与水资源配置方案,成功应对2024年梅汛期洪水,减少经济损失超20亿元4。
-
深圳智慧水务一体化平台
- 集成管网渗漏预警、水质溯源与客户服务系统,漏损率从18%降至7%,用户投诉响应时长缩短至15分钟9。
五、国际前沿技术突破
- AI膜材料研发:芝加哥大学HydroGenAI平台筛选出石墨烯滤膜配方,脱盐率99.8%的同时水通量提升3倍5。
- 废水资源化创新:比尔·盖茨投资的OmniProcessor系统,实现污水同步发电与磷提取,日处理50吨污水可供电300户家庭5。
对标启示
- 数字化需注重商业闭环(如青岛数据资产化)而非单纯技术堆砌10;
- 技术创新需绑定政策红利(如沙特NEOM绑定“2030愿景”)3;
- 工业水处理应同步追求经济效益(燕山石化年省电费超800万元)与生态价值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