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概况
-
设计规模:总处理能力6万立方米/日。其中:
- 一期(现状设施):采用“厌氧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能力3万立方米/日,经升级改造后出水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13。
- 二期(扩建工程):新增3万立方米/日处理能力,采用“AAO+滤布过滤+UF+RO”工艺,出水水质满足工业锅炉补充用水标准115。
-
服务范围:覆盖空港物流加工区全域,服务人口约21万,兼顾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处理116。
二、工艺流程与技术升级
-
污水深度处理:
- 一期改造:新增“臭氧高级催化氧化+生物活性炭”环节,有效降解难溶性有机物,提升出水稳定性117。
- 二期扩建:采用双膜技术(超滤UF+反渗透RO),实现污水到高品质再生水的转化,满足高端工业回用需求118。
-
污泥处置:配套50立方米/日污泥干化设施,采用热干化工艺,污泥减量化率达70%以上1。
-
除臭系统:污水池加盖面积5630平方米,配备3万立方米/小时臭氧处理系统,减少二次污染1。
三、配套工程与管理
-
厂网一体化:
- 铺设DN300-DN1650污水管网117公里,新建4座污水泵站(总提升能力4.46立方米/秒),保障高效收水119。
- 建设DN160-DN630再生水管网77公里,支撑企业回用及生态补水12。
-
智慧运维:
- 委托专业公司(如天津万峰环保科技)负责厂站运行,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水质实时监测1720。
- 2024年监督性监测显示,出水持续稳定达标,无超标记录45。
-
老旧管网改造:2025年计划改造空港经济区内DN150-DN300老旧管道1.2公里及企业用水管网3.18公里,提升系统可靠性1321。
四、生态与经济效益
- 再生水回用:年供再生水超400万吨,用于空港水系“双循环”生态补水(景观湖、湿地)及企业锅炉用水,水资源利用率提升至50%以上17。
- 减排贡献:COD、氨氮等污染物年削减量逾万吨,助力区域碳排放强度下降111。
- 城市更新支持:入选天津市中央财政城市更新资金支持项目,未来三年获补助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升级14。
附:关键时间节点
- 2007年:一期工程获批建设(津保管批【2007】89号)1。
- 2017年:正式通水运行,首期处理能力1.5万立方米/日16。
- 2025年:
- 空客A330区域再生水接入项目招标(904.54万元)1;
- 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启动设计招标1322。
- 天津空港经济区污水处理厂通过技术迭代与厂网协同,实现了“污染治理-资源再生-生态修复”闭环,为京津冀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重要支撑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