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高新区推行“环保诊疗”释放绿色动能
时间:2025-07-05 06:00:00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王小玲
清晨,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内,阳光洒在崭新的光伏发电板上,闪烁着微光。公司安环部专员白朝刚巡查到屋顶,望着这一片“蓝色海洋”,感慨万千:“没想到,一块块光伏板不仅照亮了车间,也点亮了我们的绿色未来。”
这些变化,始于达州市高新区近年来推行的一项创新机制——“环保诊疗”。“环保诊疗”是达州高新区结合区域产业实际创新推出的生态与经济协同治理机制,借鉴传统医疗思维,通过专家会诊、环保管家和智慧平台三个维度,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兼具预防、服务的系统化服务,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绿色动能持续释放。
专家“会诊”,为项目把好绿色关
2025年年初,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会议室里气氛紧张。
为给招商引资装上“绿色导航”,拟入驻的高纯无水氟化氢项目正在接受一场特殊的“体检”。
“这个项目如果落地,会不会超出园区的环境容量?”“项目环境承载力测算是否涵盖未来其他项目叠加的污染物累积效应?”由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围坐在会议桌前,像医生一样逐项分析项目的环境承载力、资源匹配度和产业关联性。
“基于‘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我们通过多情景模拟和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分析,能确保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控制在园区环境容量内。”达州市高新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刘洋表示。
最终,在专家团的评估下,项目明确了政策红线和发展底线,确保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不破坏生态环境。
“这样的‘专家会诊’早已成了常态。”刘洋说,近年来,二十多个重点投资项目在落地前都经历了这场绿色“考试”,既为项目把好绿色关,避免了盲目上马带来的生态风险,也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基础。
环保管家,当起企业“家庭医生”
除了专家“会诊”,高新区还成立环保管家团队,像家庭医生一样给企业提供定制减污方案。
在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保管家团队正穿梭在厂区各个角落。他们不是来检查问题的,而是来“找病根”的。
“就像人生病了要去看医生,企业排污也需要‘对症下药’。”达州市高新生态环境局陈历央说,他们为每家企业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上门“体检”,发现问题就现场“开方”。
去年秋冬季,瓮福公司面临一个棘手难题:既要保障粮食用肥供应,又要应对重污染天气限产压力。关键时刻,环保管家团队进驻现场,像“老中医”一样望闻问切,最终开出了一套全链条减污“处方”——优化生产工艺、升级处理设备、加强排放监测。
改造后,企业氮氧化物年减排328吨,为申报重污染天气绩效评级B级企业创造了条件。“以前觉得环保是负担,现在反而成了竞争力。”公司环保负责人感叹道。
智慧平台预警,让风险无所遁形
“人防”+“技防”,才能让风险无所遁形。
夜幕降临,园区“水气土智慧预警平台”的大屏依然亮着。像一只不知疲倦的“电子眼”,实时监测着空气、水质的变化。
“滴——”一声警报响起,系统自动识别出葛洲坝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进水总磷浓度异常,并第一时间将指令推送给执法人员。
“过去靠人跑腿查问题,现在系统一响就知道哪里‘生病’了。”刘洋说,智慧预警平台24小时不间断监测,大大提高系统化服务效率。目前,这套“智慧预警”系统已成功拦截多起潜在环境风险,让环境管理更加高效、精准。
“如今,‘环保诊疗’机制已在达州高新区逐步形成。”刘洋说,它不仅治好了园区的“生态病”,更让企业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实现从“治病”到“强身”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