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专访香港城市大学戴建国教授:“无电制冷”引领绿色革命
“无电制冷”引领绿色革命
戴建国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讲座教授、系主任,他也是国际土木工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学会、香港工程师学会、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员。作为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高被引科学家之一,戴教授的研究成果广受国际认可,代表着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卓越声量。
戴建国教授主导研发的“无电制冷”技术,是一种在日间阳光照射下,无需任何电力即可使物体表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绿色材料技术。无电制冷首代技术利用无机纳米材料实现了亚环境日间辐射制冷,概念在Nature上发表并得到验证。次代技术转向有机材料,团队不仅实现了量产化,还研发出独特的荧光制冷技术提升制冷效率,以及彩色辐射制冷涂层提供更丰富的美观选择。戴建国教授团队目前已将该技术已发展至第三代,实现了常温合成零碳无机SDRC涂料,该材料在降温性能、环保性和耐久性方面都实现了显著突破,可实现约5℃的降温效果,单位面积制冷功率可达40多瓦。
相较于依赖能耗的传统制冷方式,这项“绿色黑科技”无能耗负担、无二氧化碳排放,如同为城市插上“被动降温”的翅膀。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可有效降低太阳能板表面温度、提高发电效率;纺织行业中,可以制造清凉面料,提升舒适性;在数据中心与服务器机房中,能减轻高密度设备的热管理压力,降低能耗成本;而在绿色建筑和新能源汽车中,则具备屋顶或车顶降温、减轻空调负荷的潜力。
这项技术在集装箱行业的应用,也大大减少了相关的能源消耗。在香港机电署的支持下,团队完成了为期一年的集装箱临时房屋应用测试,结果显示,该制冷涂层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可带来超过25%的节能效果,有效缓解高温对室内环境与能源消耗的双重压力。
将科研成果切实服务于社会
在戴建国教授看来,“高校不仅要做好基础研究、培养优秀人才,更要将科研成果切实服务于社会。”他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致力于打通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前沿技术实现应用落地。
戴教授说,长三角地区企业资源丰富,创新活力强劲,是科研成果转化的理想土壤。
“我们希望能够把香港的基础研究、在实验室证明的概念、产品,与长三角的企业资源深入结合,开展协同创新,我相信这将进一步助力科研成果在长三角实现产业化,催生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戴建国教授表示,他高度认同长三角国创中心“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时代使命,希望未来能够通过国创中心的精准对接,帮助前沿技术找到最契合的落地场景,从而加速创新成果造福社会和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