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院绿色低碳技术展(三)
来源:东方网
2025-07-08 16:50:22
分享
红树林修复及生态效益评估技 术
1.技术特点
针对退塘还林及困难立地条件下的红树林生态修复需求,从场地高程、红树品种筛选、土壤改良技术、种植方式优化等方面开展适宜修复方式研究,构建适用于此类生境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融合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与激光雷达数据,构建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的生物量反演模型,用于红树林碳汇量计算,并形成针对大规模密集红树林的碳汇监测方法及区域生物量反演模型构建方法。
2.应用意义及价值
随着我国宜林滩涂资源减少,清淤造滩、退塘还林逐渐成为红树林营造的主要途径。该技术契合我国红树林生态修复向困难立地拓展的新趋势,不仅有助于开拓红树林修复的新领域,还能为相似立地条件下的红树林种植提供工程范例。同时着重解决传统林业生物量碳汇人工清查中成本高、耗时长、复杂地形林区人工可达性差等问题,以期提升中交二航院在碳市场蓝碳项目开发中的竞争力,为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与碳汇项目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3.应用案例
金鼓江岸线综合生态整治修复工程(一期)总计种植及修复红树林面积达到94.08hm2,成活率达80%;九溪口-大嶝大桥段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种植红树林面积为19.14hm2,减少后期苗木补植率,有效抑制了入侵物种更新繁衍,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全面而显著的改善;广西钦州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生态系统碳汇项目通过快速估算,红树林面积共计39.76hm2,在40年计入期内,项目活动将产生约27735tCO2-e净碳汇量,碳汇交易价值约为345.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