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7-07
点击次数:
7
【编者按】
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中交集团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交集团近年启动5年千项工艺工法梳理工作,二航院5项技术入选《中交集团首批200项绿色低碳技术和工艺工法名录》,现推出二航院绿色低碳技术展,敬请关注。
常用生态护岸水工结构
【技术特点及创新点】
通过孔隙材料,将传统石料、混凝土等护岸建材与植物系统结合,营造适宜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生长的微生境,提高护岸粗糙度,进而减缓水流速度,促进植被恢复与生态生境重建。对阶梯式生态框、平铺式生态框、雷诺护垫、连锁式生态砌块等各类生态护岸开展了标准化设计,内容包括工艺图纸绘制、工程量精确计算、结构稳定性验算,形成系统化的技术标准体系。
【应用价值及意义】
我国河流众多,河流治理需统筹兼顾防洪安全、生态修复、景观营造、污染物净化等多项功能。该技术因适用范围广,为平原河流、山区河道等不同类型的河流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其环境效益体现在:一是防洪护堤功能显著,透水性岸坡通过“渗透-过滤”作用减缓径流冲刷,确保河岸结构稳定;二是水质净化效果突出,透水性岸坡对地表径流的过滤效率显著,生态护岸构建的水生生物食物链可通过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三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善,营造的植被系统可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兼具减碳与生态美化效益。
【适用场景及应用案例】
该技术适用于河流整治护岸工程、海堤防护工程、围填海工程护岸等场景。已成功应用于“枣阳市沙河流域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东莞市东引运河流域樟村断面综合治理工程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城县城区河道生态治理PPP项目”等项目,均实现了“水清岸绿、生态自然”的河道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