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能源网

编辑丨多啦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聚变公司”)在沪挂牌成立。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与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申彦锋共同揭牌,众多领导和专家出席。
会上,中国聚变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等多家在沪单位签署聚变创新联合体深化合作协议,旨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推动聚变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据悉,中国聚变公司是中核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中核集团聚变能源产业的实施主体、投融资平台及抓总单位。中国聚变公司以磁约束托卡马克为技术路线,按照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前行。
作为继雅江集团之后成立的又一清洁能源巨头,中国聚变公司肩负着推动聚变能商业化应用的重任。
7家央国企将投资超百亿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成立大会上,中国聚变公司与中核集团、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中国核电(SH:601985)、浙能电力(SH:600023)、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四川重科聚变等,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

同日,中国核电和浙能电力发布公告,透露了向中国聚变公司增资的详情。
公告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国聚变公司由单一央企控股,变为了“央企主导+地方国资+产业基金+社会资本”多元结构。
公告显示,此次交易将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浙能电力及四川重科聚变,以1.0019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共同向中国聚变公司投资约114.92亿元,认购中国聚变公司新增注册资本114.69亿元。
其中,中核集团本轮出资40.29亿元,增资后持有中国聚变公司50.35%股份,仍为控股股东;昆仑资本此次投资约30.06亿元,获得中国聚变公司20%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中国核电投资金额为10亿元,持有聚变公司6.65%股权。此外,上海聚变、浙能电力、四川聚变及国绿基金分别持股11.81%、5%、3%及3.19%。
对于此次增资额,各增资方将在1年内、2年内和3年内出资达到实际出资金额总额的60%、80%和100%。
本次交易各方的出资情况如下:

本次增资完成后,中国聚变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0.00亿元,股东出资情况如下:

华夏能源网还了解到,早在2月28日,中国核电、浙能电力便公告了此次增资计划。
而最新的公告显示,这笔交易已接近完成,即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批复,已具备股权交割条件。
百亿资本的集结,不仅为中国聚变公司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动力,更彰显了国家层面对核聚变技术路线的坚定信念和长远布局决心。这远非单一企业的投资行为,而是国家主导、多方协同推进未来能源重大战略的关键一步。
中国核电布局核聚变的重要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聚变公司的诞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聚变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6月的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此前的注册资本为35.3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核电设备成套及工程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以及试验发展等。核燃料公司作为中核集团的重要一员,深耕核能领域数十载。
2023年12月,在成都举行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上,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筹)正式揭牌,标志着中国聚变公司的筹备工作开始,并实现了其从传统核燃料业务向未来聚变能源核心平台的历史性跨越。
而今,中国聚变公司正式成立被业内视为中国核电前瞻性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响应国家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核电在公告中提醒称,可控核聚变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突破需要长期研究和大量资金投入,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基于技术研发难度高,产业化进展周期长,投资中国聚变公司短期内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低,也存在商业化落地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