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污水横流到清水绕村!江西靖安美丽乡村建设显成效
时间:2025-07-23 09:00:00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刘菁菁 张林霞
盛夏时节,漫步于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中源乡合港村北岭,一脉脉青峦与铺展的田畴晕染成画,粉墙黛瓦间的文化墙,正将乡村振兴的故事娓娓道来,村口的“候鸟经济”民宿群迎来一拨拨游客,村、景、人在慢时光里织就一幅灵动的乡村闲趣图。“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我们收入也翻了一番。”村民李大姐笑着说。
从污水横流到清水绕村,从靠山吃山到生态富民,这样的蜕变,正是靖安县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
二十年来,靖安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
统筹规划定位村庄发展格局
“我们以全域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系统规划特色示范节点,明确‘一村一特色、一域一主题’定位。”靖安县政府副县长吴明兆介绍说。
据了解,靖安县通过科学规划、精准定位出台了“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包含景村融合、产村融合、城乡融合、三治融合以及共同富裕五个方面,全力推动形成全域协同、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发展格局。
近年来,靖安县努力打造景村融合示范村宝峰镇毗炉村滩下(禅修民宿村落),对雷家古村实施古建筑修缮与数字化保护工程,复原传统街巷风貌;建设产村融合示范村仁首镇大团村老屋(茶村共富坊)、宝峰镇宝田村(菌菇素食根据地);打造城乡融合雷公尖乡长坪村(鲵村文创园)、景村三爪仑乡红星村茗冈和红星村纸厂(森林野墅度假区)。
靖安县官庄镇哨前村美景。
据统计,靖安先后打造先行示范村45个。中源乡合港村北岭在2024年成功入选江西省级景村融合示范点,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
精细治理提升乡野环境品质
“过去都是直排,大家在自家门前往沟里泼、往地上倒,又脏又臭。现在村里的生活污水都排进了污水处理站,地面没污水了,夏天苍蝇、蚊子少了很多。”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雷公尖乡三枥村村民舒玉娥说。
靖安县作为江西“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先行县之一,率先在省内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通过高质量试点、连片推进,共建成并运行镇村生活污水处理站195座,建设配套管网300余千米,实现了11个乡镇集镇及76个行政村全覆盖,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资金以每套年均1万元列入财政预算,由县、乡财政根据运维数量共同承担。
为提升农村环境,靖安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逐步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四级机制”。2014年,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写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
在全省率先实施河长制。“早在2018年,靖安县将每年的8月17日设立为河长日,并制定了相关奖励办法,形成全民参与、人人争做河长的新局面。”靖安县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刘似虎说。
靖安县还在全省率先以红头文件禁伐阔叶林、主动缩减木材砍伐量,从13万立方米/年减至不到3万立方米/年,依法关闭木材加工企业200余家。
产业赋能,激活村落发展动能
靖安县中源乡海拔约7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6%,年平均气温维持在15℃左右,宜人的气候吸引着无数游客。
靖安县中源乡夏日避暑盛景,青山环绕中传统戏台热闹非凡,村民游客齐聚,尽显乡村活力与生态之美。
“每年6月下旬开始,到这里避暑的客人就多了起来,7、8两个月,我的民宿基本住满了客人,收入有10万元左右。”靖安县中源乡民宿老板罗女士告诉记者。
近年来,靖安县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目前拥有民宿829家。出台《民宿产业扶持办法》,成立了江西首个县级休闲乡宿协会,整合各类资金5500万元设立靖安县民宿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各商业银行提供民宿发展信贷支持近3亿元。并制定《靖安生态民宿评级标准》,对获评“金宿”“白金宿”的民宿给予最高60万元改造补贴,并优先纳入政府推荐名录。
靖安县每年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1300人以上。就中源乡而言,盘活闲置农房改造民宿16栋,打造避暑康养、田园体验等主题民宿集群,形成“一宿一品”特色格局,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更是突破6000万元大关,村民们的户均年收入也有了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靖安县创新“保底租金+经营分红”机制,进一步整合闲置资源资产,盘活村集体闲置房屋154间,带动11个行政村年均增收超5万元。中源乡三坪村通过该模式将32栋闲置农房改造为高端民宿集群,村民户均年分红达1.2万元,实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共赢格局。
特色农业同样“长势喜人”。靖安县聚焦白茶、食用菌、棘胸蛙三大土特产,建成种养基地160个,年产值超3亿元。推动靖安白茶、有机香菇获“圳品”认证,入驻山姆、盒马等高端商超,订单农业覆盖农户1200户,让“生态招牌”变成“市场王牌”。
引才归乡凝聚全民参与合力
“一个村子有没有前途,要看有没有人留下来。”靖安县璪都镇副镇长童涛军说,“好蓝图要有好班子,好班子还得带出‘我要干’的群众”。
“快来看看今年的葛粉,都是我们采的野生葛根”。靖安县璪都镇云溪谷潘叶香说,通过打造集住宿+休闲+农产品销售的农宿模式,2023年收入已达100余万元。
潘叶香是靖安县璪都镇引进人才返乡创业的一缩影。
在外打拼十多年的她,看到家乡靖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受到家乡政府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的号召,回到了家乡靖安县璪都镇发展生态旅游业。与兄妹共同出资500余万元在璪都镇新庄村建设云溪谷度假民宿。吸纳当地村民15人就业,间接带动就业人员50余人,其中贫困户5人,人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才聚,则事业兴。靖安县出台乡贤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以“人才返乡+利益共享”双向发力,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政策补贴、定向培训等举措,吸引人才返乡创业,近两年新增精品民宿67家。
靖安县还推行了“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共建模式,制定《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分制管理办法》,通过“红黑榜”评比、积分兑换等机制,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靖安用二十年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可以同频共振,乡村治理与百姓幸福能够双向奔赴。未来,靖安将持续以先行之姿,不断深化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的融合实践,精心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