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记者 赵晨民)太湖底泥由清淤船吸出,通过密闭管道输送至固化场并提送至压滤机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泥块将进行资源化利用,剩余的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就近返还至周边河道。日前,太湖苏州辖区生态清淤一期工程西山西标段迎来标志性进展,高压隔膜板框压滤机成功投运并持续稳定出泥。据悉,该项目由苏州城投集团下属子公司苏州城投基础设施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淤泥经板框压缩过滤后,体积是原来的一半,不但固化效率高,更便于运输和资源化利用。”城投基础设施公司的皮张森介绍,今年7月开工建设的太湖苏州辖区生态清淤一期工程西山西标段,设计清淤规模为403.55万立方米。该项目大致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挖泥船采用环保绞吸式作业精准开挖,将底泥通过密闭管道输送至岸边固化作业场地就近处理,避免了传统挖掘式清淤可能出现的“跑冒滴漏”或淤泥堆积引发的土地污染等问题。皮张森说:“和传统清淤不同的是,我们采用的绞吸式清淤方式,其‘精准清淤’与‘低生态干扰’的特点在有效去除底泥污染物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水体原有生态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第二步,底泥被输送至高压隔膜压滤机压制成“脱水”泥饼,这些泥饼将被进一步资源化利用。据测算固化设备全部投产后,固化场内的30台压滤机每天可将12000立方米的底泥压缩成6000立方米的泥块。第三步,从底泥中压滤出的余水,通过“物理沉淀—厌氧好氧—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达标后返还附近河道中。

项目通过技术升级增加了回流设备,将现场尾水处理后的达标水重复利用。压滤机设备加药系统用水、压榨系统补水、平台冲洗及现场辅助设备非饮用水等所有工程用水,均取自尾水,极大降低原设计方案中自来水用量。经测算,全项目周期用水成本约400万元。技术升级后,不仅节约了大量水资源,还降低了约200万元项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