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把好污染“关口”,全面提升环境应急能力
时间:2025-09-18 17:04:00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叶相成 徐淼鑫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全面推进“一河一策一图”“一路一策一图”“一园一策一图”落地见效,以重点河流、道路、园区为试点,切实把好污染“关口”,守牢环境安全底线,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监测数据显示,丹江口水库水质多年稳定保持在II类及以上标准,2024年以来,十堰全市27个国省控断面水质持续保持优良水平,达历史最好成绩。
“一河一策一图”编修及时,实战演练效果显著
2019年,十堰市入选全国“南阳实践”的三个试点城市之一。经反复论证,十堰最终确定12条主要入库河流纳入“一河一策一图”管理。
“通过分析每条河流基本信息、环境敏感点、风险点等,利用周边环境和地形特点,运用空间换时间等不同技术方式,寻找快速有效的应对处理方法。”十堰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主任绳威说,“我们完成12条主要入库河流《丹江口库区突发水环境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处置方案》编制,得到了生态环境部领导高度肯定。”
2024年,十堰市及时启动12条主要入库河流《“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处置方案》修编,现场调查5000余处与环境风险、应急处置相关点位,修正148处环境敏感空间信息,校对各类固定风险源、交通移动源780处,锚定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4169处。通过对2019版“一河一策一图”的全面更新与优化,十堰持续保持“一河一策一图”的先进性,为各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11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与十堰市政府联合在犟河组织了湖北省历史上规模最大、流程最全、规格最高的一次省级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成功检验了“一河一策一图”成效。2022年以来,十堰市10个县(市区)每年均围绕“一河一策一图”开展实战演练,实现应急演练全域覆盖。演练内容涵盖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含油消防废水泄漏、危险废物泄漏、工业污水处理厂溢流以及交通事故次生的危化品泄漏等。
十堰针对不同环境污染情境,充分运用“一河一策一图”时间换空间理念,最大限度发挥周边空间设施和地形条件进行实战演练,全面提升了广大基层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
“一路一策一图”推进迅速,全力打造国家样板
作为危化品道路运输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一路一策一图”试点城市,十堰市对首批试点的6个县(市、区)境内5条高速公路、4条国道、17条省道合计2185.6公里道路进行现场踏勘,按照风险识别原则划定环境风险管控路段233段,其中优先管控路段73段、重点管控路段34段和一般管控路段126段,形成了“危险化学品运输道路环境风险管控清单”。
同时,十堰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查找优先和重点管控路段周边可用于拦截、存储的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120余处,分析其应急处置的可行性,形成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清单”。针对每条道路不同的环境应急空间设施,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和方案,最终形成危化品道路运输环境风险防控方案、危化品道路运输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和危化品道路运输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一张图。
十堰从中全面总结经验,全力打造可复制、能推广的危化品道路运输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防控全国样板,为其他地方开展环境应急“一路一策一图”提供参考借鉴和实践范例。
十堰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进跨库跨河桥梁、临水公路安全应急防护工程的实施,更新、补强一批防撞设施,建设、完善桥面(路面)应急收集系统,全面提升丹江口库区水环境安全的防护能力。
截至目前,十堰已建成“十堰市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危化品智慧安防系统” ,划定危化品运输车辆的禁行区域和可绕行方案,发布了《关于实施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危化品车辆禁行措施的通告》,实现对全市危化品运输车辆全过程监管,并对境内危化品运输车辆违规行为实时上传,通过系统对违规行为进行派单,交办任务、处置、回传等实行闭环管理,为严格境内危化品运输管理,保障丹江口库区水环境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园一策一图”先行先试,三级防控守牢底线
生态环境部启动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工作后,十堰市将唯一由省经信部门认定的化工园区——丹江口化工园区作为十堰当地“一园一策一图”试点进行先行先试。
在组织学习第一批化工园区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成果后,十堰市迅速启动丹江口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暨“一园一策一图” 建设,为坚决守住环境安全底线打下坚实基础。
十堰对园区进行全面“把脉”,精准识别园区企业风险源13家,详细分析风险源在道路运输、生产、排放等环节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安全应对处置方式,同时科学设计应急管道、应急阀门等,有效实现污染物的拦截防控和科学运转,充分利用事故状态时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应急池、洼地等空间设施,全面实现“一级防控不出厂区、二级防控不出公共应急空间、三级防控不出园区”的总体目标,按照“全省一流”的标准开展方案的编制设计。
其中,要求监督企业建立健全第一级防控体系基础设施,规范建设企业环境应急防控设施,配套转输设施并储备必要的应急资源,推进一级防控体系成果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融合等。
化工园区统筹推进第二级防控体系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公共应急空间、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所有可能外排事故污水排口的闸(阀)门或其他拦截设施,配套固定或临时污水转输设施等。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推动具备连通条件的企业事故应急池互连互通,提高事故污水收纳能力。
化工园区因地制宜健全第三级防控体系设施,在进出园区的关键位置建设永久性闸坝,并配套转输设施。不具备永久性闸坝建设条件的河道或沟渠,提前选定可临时筑坝点,就近储备相应筑坝物资及装备;无内河(湖)园区可结合自身实际,在涉及园区进出的关键位置如关键管网排口或干枯低洼处等空间以临时闸坝、临时转输设施等设施为重点,开展第三级防控建设。
目前,丹江口化工园区“三级防控”方案已通过湖北省省级专家审核,相关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