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天的国新办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非法倾倒固体废物的行为仍时有发生。随着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逐渐成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项短板。
我国是固体废物产生大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等超过110亿吨。“十四五”以来,我国历史性地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达到2.23亿吨/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达到114.1万吨/天,比“十三五”末分别增长58.8%和72.4%。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表示,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在逐步提升,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最新调查显示,我国仅历年累积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就超过330亿吨,占地面积超过3500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到2027年完成磷石膏库、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到2030年完成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以打击非法倾倒填埋固体废物,非法拆解废电器和废动力电池、风电机组、光伏组件等“新三样”固体废物为重点,调动群众广泛参与。同时加快建设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信息系统,压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责任,推动各项整治行动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