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迎“最严”监管!多家污水厂被点名处罚,减少污泥产量成硬指标?
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的持续深入,监管网络越织越密,污泥处理正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谋划”转变
近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携手三位副部长,共同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副部长李高在会上明确表示,我国是固体废物产生大国,每年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超过110亿吨。
此外,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仅历年累积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就超过330亿吨,占地面积超过3500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总和。
李高指出,坚持减量化是基本原则。生态环境部将以打击非法倾倒填埋污泥等固体废物为重点,形成强大社会震慑。同时,压实有关方面固废污染防治责任,推动各项整治行动落实落地。
环保水圈了解到,今年以来,中央环保督察及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已经频频亮剑,多家污水处理厂及受托处置方因污泥违法处置被点名处罚。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污泥治理执法升级,多家污水厂撞上枪口
2025年,污泥治理领域的执法风暴已然来临,违法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非法倾倒、违规堆放、超标填埋以及最终处置单位不按规范操作等环节。
上半年,中央环保督察督察组深入多地,对污泥违法处置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一批典型案例相继浮出水面。
6月,督察组在宁夏发现令人震惊的问题。吴忠市红寺堡区未按要求制定方案,规划要求建设的20吨/天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至今未启动。
红寺堡区污水处理厂年产生污泥约5000吨,未按环评要求把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而是将含水率70%—80%的污泥交由宁夏润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机肥。然而,这家公司实际未按环评要求建设相关生产设施,仅将生活污泥与牛粪等混合后,就违规填埋至厂区周边。
据悉,至今年2月,该企业共接收红寺堡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约7700吨,其中违规堆肥填埋约5200吨。督察组暗查时,该企业厂区内露天堆放生活污泥约2500吨,堆放场地未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
督察组暗查,露天堆放生活污泥
同期6月,山西临汾和长治的问题同样触目惊心。《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进垃圾填埋场混合填埋,含水率应小于60%。
而督察组发现,临汾市襄汾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以来,违规填埋含水率76%—80%的污泥1.1万吨。长治市武乡县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于2020年5月以来,违规填埋含水率约80%的污泥1.4万吨。
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之外,地域性执法处罚案例同样引人关注。
4月,四川都江堰一待建地块内存在大量违规倾倒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造成环境污染。“依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我们对5名违法人员处以39万元行政罚款,并将源头排放企业监管问题移交属地执法部门查处。
3月,山东乳山康达水务因污水厂升级改造,将大量污水和污泥非法倾倒在采石坑内,被罚20万元。据悉,该倾倒行为始于去年10月底,历时10天左右,这些污泥为一般固体废物。装车前,污泥被中水稀释过,泥水混合物共计4000吨左右。
1月,安徽金玉米农业科技污水处理厂因污泥库容饱和,将约100吨污泥擅自堆放至厂区空地,而在两个月前,该污水厂就曾因露天堆放污泥未采取防护措施被罚19.9万元......
各地推进减少污泥产量,7大减量技术盘点对比
面对严峻的污泥治理形势,从源头减少污泥产生量已成为污水处理行业的迫切需求。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程师杭世珺认为,污泥处理的技术手段以前更关注末端的处理处置,未来源头减量十分重要。
正因如此,现阶段全国多座城市都在《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里明确要求:“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水管道沟污泥源头减量。”不少污水处理厂也为污泥减量化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众所周知,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就会有剩余污泥的产出。因此,减少剩余污泥的产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降低微生物的净合成量;2、增加微生物的自身氧化速率;3、增强微型动物对细菌的捕食作用。
基于这三条途径,一些污泥减量技术应运而生,各种技术都存在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途径1、通过解偶联,降低细菌净合成量
◎投加解偶联剂(污泥去除率50%)
解偶联剂分为人工合成解偶联剂和天然解偶联剂两种。有同行认为,使用2,4,5-三氯苯酚(TCP)的解偶联效果最为明显。
优势:不需要修改原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不需要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调整,只需要增加加药箱,操作简单
不足:解偶联剂难降解,会引入新污染物;微生物容易产生耐药性;解偶联剂使用量一般在5~90 mg/L,费用成本高
◎OSA工艺(污泥去除率38%~54%)
即好氧-沉淀-厌氧,是一种在活性污泥系统基础上改进的方法,OSA工艺污泥产量范围在0.13~0.29kgss/kgCOD,COD去除率、P的去除率和污泥沉降性能提高很多。
优势:污泥沉降性能好,工艺简单,能耗低,利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不足:需要在原有污泥回流过程中加一个厌氧池
◎高S0/X0(污泥去除率70%左右)
在高底物浓度/污泥浓度条件下,底物浓度大于污泥浓度,反应更容易向ATP的产生进行,ATP的产生速率大于ATP的消耗速率,过剩的ATP不及时利用可能引发能量消散,从而降低微生物产率系数,达到减量效果。
优势:不需要改造工艺,能耗低
不足:高S0/X0值(>8~10)的要求远远大于实际情况(F/M=0;05~0.1)
途径2、促进隐性生长,提高自身氧化率
◎超声波技术(物理溶胞,污泥去除率20%~95%)
物理溶胞包括加热、超声波、压力、微波热解等。从实际应用来看,使用超声波技术,污泥破解效果在频率较低(18~40 kHz)的情况下效果更好。
优势:只需在回流系统中增加超声设备,工艺改造简单
不足:运行成本高,受液体参数影响较大
◎臭氧氧化技术(化学溶胞,污泥去除率40%~100%)
化学溶胞作用有很多方法,臭氧是一种常用的高效氧化剂,利用臭氧极强的氧化性可以破坏掉微生物细胞膜、细胞壁等,加速细胞破解,使细胞内物质更易溶出,另外过量臭氧还可以氧化水中一些不易被微生物利用大分子物质。
优势:对水处理设施要求不高,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
不足:出水水质差、污泥沉降性能差、运行成本高,需增加曝气量
◎噬热酶溶解技术(生物溶胞,污泥去除率75%)
生物溶胞技术可以投加能分泌胞外酶的细菌,也可以直接投加酶制剂或抗菌素对细菌进行溶胞。酶一方面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同时还可以使不容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有利于细菌利用二次基质。
优势:嗜热菌活性强、反应快,无二次污染
不足:能耗高,酶制剂价格昂贵
溶胞方法优缺点对比
途径3、延长食物链,促进能量散逸
◎VBF蚯蚓生物滤池(污泥去除率12%~75%)
优势:工艺简单,不易堵塞,滤层通透性较强,成本低
不足:出水N、P浓度增加,蚯蚓粪便需及时清理,蚯蚓数量较难控制
活性污泥法污水厂,可重点关注OSA、VFL工艺
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广泛应用活性污泥法作为主要处理工艺,采用该类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数量约占全国污水处理厂总数的81.6%。
有人研究了全国31省4000座主体工艺采用一种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发现不同污水厂的产泥率差异较大。其中,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污泥回流段设置厌氧反应环节,可以大幅原位削减污泥产量,这就是OSA工艺。
1、OSA(Oxic-Settling-Anaerobic)工艺
OSA工艺由好氧池,沉淀池与厌氧反应器构成,其中厌氧反应器设置在污泥回流的回路中。当污泥再次回流到底物充足的好氧池中,微生物会开始大量的对有机底物进行氧化分解,所生成的能量不会立刻进行细胞物质的合成,而是优先用于合成ATP储备,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污泥的增长速率。
OSA工艺示意图
有污水厂通过运行改进的OSA工艺,通过与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比较发现,OSA工艺的污泥产量为0.13~0.29kgSS/kgCOD,而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污泥产量为0.28~0.47kgSS/kgCOD。同时还发现,OSA工艺的污泥减量效果主要受以下4个因素影响:
厌氧污泥反应器中的氧化还原电位(ORP);
厌氧污泥回流比;
污泥进入厌氧污泥反应器的停留时间;
主体反应区的污泥龄。
比如,当把OSA工艺厌氧反应器的ORP控制在-250mV,较其ORP在+100mV时可以发生36%的污泥减量率,如果对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则可以发生58%的污泥减量率。
2、VFL(Vertical-Flow-Labyrinth)工艺
VFL工艺是集厌氧、缺氧、好氧、沉淀于一体的组合池,采用独特的垂直流迷宫式结构,具有排泥量低(接近零排放)、同步进行污水和污泥的处理、高效低耗的特点。
VFL工艺示意图
产泥量方面,传统AAO工艺剩余污泥产量较大。倒置AAO工艺由于污泥回流比很大,通过二沉池底排出的剩余污泥也大大增加。
VFL工艺因具有内回流比例大的特点,从而使得系统内的各个单元既能保持推流式的特点,又兼具完全混合的形态,整个生化系统的平均污泥浓度非常高,并且能够保持在很稳定的水平。
同时,整个系统的污染物浓度也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梯度较小,大大降低了好氧区的有机负荷,这使得系统好氧区的微生物能够因为一直保持在内源呼吸期的状态而不会发生污泥膨胀的现象,令剩余污泥的产生量大大减少,产泥量仅为一般工艺的10%~20%。
近期发表
来源:环保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