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记者从广西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获悉,广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找水打井工程(以下简称“找水打井工程”)已于近日正式启动,10多个地勘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正陆续奔赴各作业点开展工作。根据计划,地勘部门将在今明两年内在全区农村地区打出1750口水井,解决1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据介绍,截至2010年底,广西尚有约1779.6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安全问题,至2012年底,这一数字仍超过1100万。饮水不安全的原因包括水量不足、水源与聚居区距离远、水源受污染等。我区不少农村地区供水情况受季节影响较大,如在桂西北的部分农村,丰水季节用水无忧,而到了枯水季节,一些地表水断流,地下水位也下降,导致取水困难。根据相关标准,我区西北部人均日供水量不足35升的,就属于饮水不安全,其他地区的标准是40升。村民聚居点距离水源步行距离超过20分钟的,一般也被认定为饮水不安全。此外,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开发等原因,一些水源也因受污染而变得不安全。
自治区地矿局找水打井办公室主任黄桂强介绍,根据计划,今明两年内,地勘部门将为百色、河池、崇左等地区的52个县(市、区)打出1750口水井,每年各875口。黄桂强说,此项任务的难度非常大,因为“容易打井的地方近年都被打完了”,而缺水的地方又都是成井条件差的溶岩地区和碎屑岩地区。为达到62.5%的成井率,自治区地矿局派出了广西水文地质队等17支具有丰富找水打井经验的水文队伍,有数百名技术人员,并配备了区内最先进的探测设备。
广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找水打井工程启动
时间:2013-06-04 来源:南国早报作者:罗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