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届)日程暨邀请函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永会:制药废水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脚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04  浏览次数:99
核心提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永会:制药废水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脚步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届)日程暨邀请函

医药制造业作为传统行业中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朝阳的背后却藏匿着巨大的污染隐患。联邦制药内蒙古基地就让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的乌梁素海变成了工业废水的“污染存储池”。未来国家对制药行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必然加大,那么,制药废水的治理难点在哪?处理技术该朝着那个方向发展? 

6月29日,在“2013(第七届)环境技术论坛”工业废水治理深度论坛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永会以《化学合成制药废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为题进行主题发言,或许可以从他的发言中找到答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永会以《化学合成制药废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为题进行发言

性质特殊 抗生素等物质危害巨大 

由于医药制造行业的特殊性,制药废水也有较为独特的性质,因此制药废水处理及技术研究面临巨大挑战。宋永会表示,制药废水中会存在大量生产过程的反应物、产物、溶剂、催化剂,导致废水存在强烈微生物毒性,且COD 浓度值可高达几十万毫克每升,另外废水的pH值也呈现极端状态,水质水量也存在波动,这些都给治理过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宋永会特别强调了制药废水中的抗生素的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在医药领域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和杀灭致病微生物,多数抗生素具有高度结构稳定性和强亲脂性的特点,因此制药废水中残留的抗生素具有严重的急性毒性和基因毒性,对生物体危害巨大, 

特殊污染物缺乏控制 有害污染物要提前处理 

近几年,我国对制药废水的治理日益加强,2008年第一版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出台。宋永会表示,虽然这套标准COD、氨氮等指标高过美国的排放标准,但相对美国标准对特殊污染物还缺乏比较严格的控制。 

宋永会认为,制药废水的治理应该逐渐从企业自身行为发展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制定治理规划与建议。在治理的思路上,宋永会表示,应该首先从制药工艺上入手,提高产品收率、有机溶剂回收率,废水的处理过程要选择先进、成熟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并要考虑生物安全性等因素,有害污染物应在进入企业的车间排放口前就进行处理。 

三方面治理技术需要加强 

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废水处理后尾水的处理、废水中氨氮的处理,宋永会认为这是制药废水治理领域需要加强技术研发的三个方面。为了应对制药废水的特点,处理的技术需求在于,解除微生物毒性、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物化预处理,用生物强化处理实现废水终处理和达标排放。 

宋永会还与参会代表分享了“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制药废水治理技术研发”成果,讲解了黄连素废水、金刚烷胺废水和磷霉素钠废水三种难处理废水处理的新技术。其中,特别强调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生物共代谢集成技术和铁碳微电解回收铜集成技术。 

对于制药废水治理技术发展,宋永会表示,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要求制药废水处理的标准越来越高,亟需展开预处理和集成工艺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研究证明了许多新技术的可行性,物化法等技术可提高难降解制药废水可生化性和实现资源化。 

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污染的脚步,宋永会呼吁:“需要政府把环境监管落到实处,严查、严惩废水的排放,这样就能够大大推动新技术的应用。” 

 

宋永会:制药废水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脚步
时间:2013-07-04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罗宇 蔡囊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