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收藏本页
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污水处理职业健康综述---- 作者: 陈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2  浏览次数:211
核心提示:随着社会的进步,污水处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污水处理系统的职业健康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污水中含有大
中国给水排水 云直播

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污水处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污水处理系统的职业健康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而且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中可能会包含数百个工厂的来水,进水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也是有毒的;在污水处理厂的各种池子中,污水和污泥中会包含成千上万的化学物质和有害的微生物,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溶在水和污泥中,并有可能漂浮在空气中,污水处理厂的工人在接触这些物质后会增加患病的可能性。因此,正确认识污水处理系统的职业健康对于工人及与污水处理相关群体的健康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污水处理行业工作环境与从业人员健康之间的关系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 典型的职业病症状及危害
1.1 常见疾病
污水处理系统工人平时最常见的主要疾病主要是与胃肠道、呼吸道等方面有关,各国对污水处理系统的职业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最早对污水处理系统工人进行健康调查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德国柏林,当时调查的对象是430名下水道工人,调查包括胸透视、粪便细菌的检查。调查结果显示,8%的工人有胃肠道疾病,19%的工人有风湿的症状,14%的工人有黄疸症状,粪便样本中的致病菌与蠕虫的数目与正常的结果无显著的差异。由于该调查没有对比样本,因此该调查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Dean对哥本哈根的下水道工人健康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比对象是园林维护工和办公室的职员,调查结果显示下水道工人有较显著的胃肠道疾病,如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相当一部分人有疲劳、头疼、头晕的症状;Lundholm和Rylander对瑞典的6个污水处理厂199名人员和3个给水厂41名人员进行对比调查,两个对比群体在年龄和吸烟习惯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工人患皮肤病、痢疾以及其他胃肠道疾病的概率要高;Khuder对美国俄亥俄州11个污水处理厂工人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150名污水处理工人和54名学校保洁工和炼油厂工人。调查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工人患肠胃炎(尤其是腹痛)等肠胃症状和头疼的表现较为明显。
从以上各方面的调查研究来看,呼吸道症状、疲劳及头痛、胃肠道症状这三种表现是污水处理工人患病最普遍的表现,这些症状在临床上通常是不明显的。这些症状的表现与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细菌和病毒密不可分,与人类的排泄物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污水处理厂工人胃肠道有不舒服的症状,但是对特定疾病(如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并没有报道,胃肠道的症状可能不是由于某种单一疾病所引起的。
1.2 传染病
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源菌,工人在接触含有这些病源菌的污水后可能会增加患传染病的风险。Skinhoj对丹麦哥本哈根的77名污水处理工作人员、81名园林工人、79名办公人员进行了传染病学的调查。调查包括对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以及螺旋体病原的血清检测,被调查人员的年龄和性别都很匹配。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工人中有80.5%的人存在甲肝抗体,而园林工人和办公人员存在甲肝抗体的比例分别是60.5%和48.1%,三种人群中的乙肝抗体没有显著的差别;Shakespeare和Poole对英国的40名污水处理厂的工人和53名教师进行了对比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对照人群相比,污水处理厂的工人存在甲肝抗体的风险性更高。有三个途径被认为是传染源:(1)工作服上经常会含有粪便的污水;(2)工人在工作时吃东西或吸烟;(3)在使用高压水工作时,没有配戴呼吸防护工具;Weldon对美国田纳西州的359名污水处理工人和89名给水厂工人进行了对比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工人中甲肝抗体呈阳性的占28.4%,给水厂工人的这一比例是23.6%。调查认为,不在餐厅吃饭、从事污水处理工作8年以上、皮肤每天接触污水都与甲肝抗体呈阳性有关。
从以上各方面的调查研究来看,污水处理厂工人患甲肝的可能性较大,污水处理工人是需要接种甲肝疫苗的重点人群。
文/陈珺
1.3 工业废水造成的急性危害
工业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可能增加工人患急性病的可能,尤其是当这些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时。有毒有害物质的吸入程度与其在水中的溶解性有关,溶解性强的物质会溶解在鼻腔和咽喉的粘膜中,从而可能造成对上呼吸道的刺激,一般对上呼吸道的刺激总是伴随着对眼睛的刺激同时发生;溶解性差的物质对肺一般会造成刺激;溶解性非常差的物质会通过吸入空气而进入血液,有可能造成全身中毒;非溶解性的物质对呼吸系统几乎没有危害,但对全身会有毒害,由于其不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可能忽视其存在,但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果浓度很高的话,工人会通过嗅觉及观察注意到。
1977年,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市的Morris Forman污水处理厂[10],含有六六六的废水排入该厂,工人注意到了难闻的气味,在格栅上有粘液状的物质,当工人试图用蒸汽喷散这些物质时,产生了一种蓝色的薄雾,扩散到整个初级处理系统中,20名工人被送往医院。这些工人中,大多数人有头痛、头晕以及乏力的症状。田纳西州孟菲斯的北部污水处理厂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含有用于合成阻燃剂和杀虫剂的有机卤化物废水排入该厂,工人感受到了呼吸难受、头痛、头晕等症状,在沉沙池的空气采样也证实了这种化学物质的存在,从工人的尿检也发现了吸入了这种物质。
急性有毒有害物质对工人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必须从源头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管理,有毒有害物质必须在工厂内经过安全的处理才可排放。同时需要提高工人对进水异常情况的认识,当遇到有刺激性气味、颜色异常的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时,要配戴好防护工具进行取样分析,明确其成分,不得擅自处理。
1.4 硫化氢的危害
之所以单独对硫化氢的危害进行介绍是因为硫化氢是对污水处理厂工人危害最严重的有毒有害气体,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系统中经常遇到的有毒有害物质。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5年仅北京、上海、天津发生的硫化氢中毒事故中就有40多人伤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提高对硫化氢的认识对于保护职工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致病途径
2.1 呼吸
呼吸是化学物质或微生物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一些化学物质及微生物是在污水处理曝气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这些物质通过喉咙、支气管进入肺内,然后又呼出去。暴露在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一般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偶尔在含致病菌气溶胶环境工作的工人,可能会比经常在该环境工作的工人更易受影响。这对于那些很少在处理厂不同区域轮换工作的工人很重要。例如,一个平时很少接触污水气溶胶的工人,一旦更换岗位,往往比那些通常工作在曝气池或污泥脱水设备旁的工人更容易被感染。
2.2 皮肤接触
皮肤接触是化学物质或微生物进入体内的另一途径。由于接触污水或污泥,化学物质通过皮肤而进入体内,致病菌可能会由于皮肤的破损而进入体内。病从口入最有可能是污水处理工人患病的原因,由于不戴手套进行污水取样、清洗设备等都会使得细菌和病毒与手接触,如果在工作之后没有对手进行正确的清洗,病原体可能会通过口的途径进入体内,从而引起疾病。
3. 检测与预防
3.1 检测
每一个污水处理厂都应该加强对职工的健康体检,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检测工人是否患病:(1)对肺结核和真菌感染进行皮试;(2)肝功能检测;(3)白细胞计数;(3)尿样分析。除了检查污水处理工人的既往病史,还可以通过检查抗体水平来确定接触致病微生物的程度。工人在开始几年,尤其是前5年患胃肠疾病或上呼吸道疾病的概率要高一些,这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
3.2 预防
工人在日常工作中配戴防护措施及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人患病的可能性,这些措施包括:(1)橡胶手套和胶靴可用于避免皮肤接触废水和污泥。特别是避免通过伤口,如割伤或磨损处感染病菌。使用防护服和眼罩可以避免接触细小的液滴。(2)工作结束后应立即脱掉受污染的衣服。不要在家中清洗工作服。如果需要在家中清洗,放入洗衣机前,必须将工作服放在密封的袋子中。(3)清洗工作服时需要单独用热水清洗。建议在衣服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含氯漂白剂;否则使用无氯漂白剂。(3)工作后须洗澡并更换干净的衣物和鞋子。(4)进食、吸烟前以及接触污水、污泥后必须用肥皂洗手。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