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渗透技术引领未来
本报讯2013年10月24日,拥有世界上领先的水通道蛋白膜研发技术、在正渗透膜研究制造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的丹麦AQUAPORIN公司CEO——Peter Holme Jensen先生拜访了他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黑龙江国中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中水务”),双方主要领导就正渗透膜技术目前发展情况以及两家公司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的未来前景等问题在会晤中达成了重要共识。
将成为引领行业的标杆
2013年10月20~25日,由国际脱盐协会和天津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3世界大会(IDA World Congress 2013)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海水淡化-对未来的承诺”。AQUAPORIN公司成立于2005年,除丹麦外,该公司在欧洲、美国等地拥有数十项水通道蛋白膜方面的专利,在正渗透膜研究制造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该公司CEO—Peter Jensen先生作为嘉宾受邀参加并在大会上作了有关正渗透技术方面的报告。在参会期间,他特意拜访了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国中水务,并就未来双方的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此前国中水务发公告称(8月13日),与丹麦AQUAPORIN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国中水务将投资1250万美金持股50%。该合资公司将主要进行正渗透膜制造及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技术研发。这项新型正渗透膜技术的研发在膜处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是水处理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从某种程度上讲代表了水处理技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媒体见面会上, Peter Jense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中水务是我们在中国市场上一个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国中将与AQUAPORIN一起努力成为中国市场上的佼佼者,进而成为世界水务市场上的领导者”。
当谈及合作前景问题时,Peter Jensen先生表示,由于合资公司将拥有水通道蛋白技术在中国范围的独家所有权,所以合资公司的地位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合资公司可以在中国市场上提供独有的系统解决方案,这是其他公司力所不及的。另外,基于现有的技术,合资公司将与中国顶级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并有能力完成后建的研发项目和成果”他说。国中水务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该项目将最后形成国中水务独有知识产权,或在国内享有独家使用权的技术,加上配套设备的国产化,可以预计,该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Peter Jensen先生向媒体出示了他携带过来的水通道蛋白液态膜。他向记者介绍,水通道蛋白渗透技术是丹麦AQUAPORIN公司利用DNA重组技术研究开发的一种仿生水通道蛋白液体膜系统(仿生水通道蛋白),利用水通道蛋白的高度专一的选择性,对来水中的溶质与溶剂(水分子)进行分离(水分子能够100%通过,其他离子、带电质子不能通过),从而达到分离、提取、纯化浓缩来水的目的。
国中水务董事长朱勇军先生表示,国中水务的多年水务项目运作经验以及专业化的团队,对该项目的推进、示范工程的实施以及正渗透膜反渗透成套装置的推广提供坚实的支撑。“公司坚信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带动社会进步的极重要力量,只有取得技术领先优势,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影响和改变未来”,朱勇军先生说。
需求量庞大 市场商机无限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反渗透、纳滤膜水处理装置的能力已达到每天数百万吨。目前规模较大的反渗透苦咸水淡化装置在美国日产水量为28 万吨的运河水处理厂;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较大的比如位于沙特阿拉伯的日产水量为12.8 万吨的淡化厂;最大的纳滤脱盐软化装置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日产水量3.8 万吨。除城市饮用水之外,半导体、电子工业,海岛、小村落等小型饮用水需求量也很大。
我国的膜技术的起步晚,但市场发展迅速,相关部门启动编制的《分离膜“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制定完成,将于近期出台。相关分析预测,“十二五”期间,自来水分离膜处理市场需求将达12亿元,而污水处理及再生水生物膜处理市场则可达上百亿元。
目前国内反渗透膜有90%是进口产品,超滤和微滤膜约有40%为进口;而用于制作膜的原材料有50%—70%依赖进口。为此,《分离膜“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要在分离膜全领域形成完备的、规模化的膜与膜组器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能力,膜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预计到2015年,我国自来水膜处理量可达92万吨/日,增加分离膜市场5亿元,工程市场17亿元。而在污水处理领域,2004年我国MBR项目的市场份额约为4000万元,到2008年就达到逾16亿元的规模。 随着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标准的提高,未来5年内污水处理对膜材料及工程市场的需求将达100亿元。
中国膜工业协会相关专家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分离膜需求将以每年25%-30%的幅度增长。
国中水务将致力于正渗透膜产业化应用
记者了解到,合资公司将于2013年底注册成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集中公司内部专业力量及相关资源,采用产学研用结合的方式,按阶段按目标推进项目实施,实现正渗透膜产品的产业化应用示范,目前该膜片在国内已经进入实践阶段。
正渗透膜作为第一款商业化的产品,其市场前景被业内人士看好。相关行业研究员指出,国中水务将利用其市场地位以及产业化推广能力,整合公司体系内的资源,集中力量进行产业化研发,可以形成国中独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以及核心技术,未来将为公司形成稳定的利润来源。
2013年上半年,国中水务的主营业务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各项经营和财务指标持续稳定。公司完成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 12.15 亿元,总资产和股东权益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资产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2013 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16,655.16 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16,446.33 万元,同比增长 5.33%。
国中水务董事长朱勇军先生告诉记者,国中水务将继续加强对现有水务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水务项目设计、优化、集成与精细化管理,力求尽可能的降低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等各环节的成本。与此同时,公司继续坚持“轻重并举、软硬兼施、投资并购、国际视野”的发展方针,注重自主技术创新和引进国际前沿技术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由传统水务运营商向水务环保产业全方位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