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不缺精神 海拔高志更高
花久公路5标知亥代隧道项目部挑战生命禁区施工难题
青海西宁讯 (伍振 刘凤翥 付兴金 摄影 报道)现在虽是阳春三月,但世界海拔最高公路隧道——海拔高度达4468米的花久公路HD5标知亥代隧道工地却依然白雪皑皑,寒风刺骨,丝毫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建设者日夜鏖战,发扬“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志更高”的的高原精神,克服低温、低压、缺氧、紫外线强等恶劣环境,施工稳步推进。
成都至香日德公路花石峡至久治(省界)段公路工程项目起于青海省玛多县境内国道214线,路线止于青海省玛沁县大武镇,路线全长155.86公里。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项目经理李士栋介绍,该项目部承建的花久公路HD5标全长3.75公里,包括路基、涵洞通道、防护排水、特殊路基处理、隧道等,本项目全线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知亥代隧道是花久公路全线海拔最高的标段,左洞全长4570米,右洞全长4495米,隧道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隧道进口地貌为山间沟谷地带,属于多年冻土地区,岩体破碎,隧道成洞性较差。这里气候恶劣,施工时间紧、难度大、条件差,常年处于零度以下。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气候也是瞬息多变,时常飘雪,山风不断。
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多年冻土是青藏高原施工的“三大难题”。花久公路HD5标项目经理李士栋、书记付兴金带领将士“坚持质量目标不动摇、保护生态环境不懈怠、打造廉政工程不折腾”,与国内高原冻土施工研究专家研究施工方案,将探索性采用钢波纹管涵、xps隔热板路基、热棒路基、片石通风路基,添加剂,早强剂、热拌温铺,快速施工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寻找解决高原冻土和低温施工的最佳方法和途径。他们在施工中还将采用抛石挤淤、回填砂石料、水稳料填封等方法治理局部冻融翻浆;在混凝土砂浆和水稳料中添加早强剂,在沥青拌合料中添加温拌剂,在低温下进行快速辗压成型,以及混凝土预制,桥基涵洞搭建暖棚生火保温等方法,攻克高原冻土和低温条件下施工技术难题。为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项目部施工前,对首先将草皮铲起,然后堆码养护,用防晒网盖好,竣工后恢复植被。对生产生活垃圾,工人们进行回收深埋。
这里的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头晕、胸闷是常见症状。为了解决高寒缺氧问题,项目部建立吸氧室。他们还在隧道洞口搭设彩钢保温棚,洞内生炉子保温,在施工现场,通风机通过一条直径1.5米的巨大管道,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隧道最里端。“在洞内工作3-4小时,就要到洞外的吸氧室吸氧,然后体能恢复了再进来工作。”项目经理李士栋说。“工程工期太紧张了,很多人就连今年春节都没有回家。”
截止3月13日,知亥代隧道左洞完成开挖和初期支护103米,浇筑仰拱70米,二次衬砌24米。隧道右洞完成开挖和初期支护119米,浇筑仰拱73米,二次衬砌24米。
说明:
1、十八局集团三公司总经理杨利全(左)和项目经理李士栋研究施工方案(伍振付兴金 摄)
2、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项目部用推土机清理道路积雪,保证道路畅通(伍振 刘凤翥 摄)
3、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项目部营房(伍振 勒文超 摄)
4、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项目部挖机在阿尼玛卿雪山下紧张施工(伍振 刘凤翥 摄)
5、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职工冒雪上班(伍振 付兴金 摄)
6、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知亥代隧道进口左洞(伍振 勒文超 摄)
7、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职工冒雪抢盖移植草坪防护网(伍振 刘凤翥 摄)
8、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安排职工定期输氧,防止高原反应(伍振 刘凤翥 摄)
9、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职工在隧道里吃午饭(伍振 江怀港 摄)
10、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工地医务室医生为生病的职工及时输液输氧(伍振 江怀港 摄)
11、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项目部用推土机清理道路积雪,保证道路畅通(伍振 刘凤翥 摄)
12、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砼拌合站(伍振 刘凤翥 摄)
13、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知亥代隧道进口(伍振 勒文超 摄)
14、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HD5标隧道洞口搭设彩钢保温棚,洞内生炉子保温(伍振 陈志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