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排水许可申请的规范性技术要求简介
【摘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规定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审查核发排水许可证。条例对排水户申领许可证具备条件做出了一般性规定。上海市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和最新政策、规范、标准要求,组织开展了排水许可申请材料中技术文件的规范性编制要求研究,形成了排水许可申请技术文件的编制导则,为提高审批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可为其他城市排水许可工作提供参考。
本文发表于《给水排水》杂志2014年8月刊。
上海市排水许可申请的规范性
技术要求简介
谭琼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0前言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简称排水条例)自2014年开始施行,条例对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的申领事项做出了明确规定。在国家精简行政许可的背景下,排水许可证通过立法予以确立,充分说明了排水许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上海市排水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开展了排水许可申领的关键技术材料——“排水接纳方案”编制导则的研究,形成了《建设项目排水接纳方案编制导则》建议稿,为依据排水条例实施排水许可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技术保障。本文介绍上海市排水许可申领的相关技术要点。
1 排水许可及其规定
排水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从事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下称排水户)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应当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以下称排水许可证)。
尽管本条例首次立法确立了排水许可证制度,但相关工作早在本世纪初已经尝试开展。建设部2006年颁发的《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对排水户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的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办法做出了基本规定。国内城市基本参照该办法制订了各自的管理办法。
2 排水许可证申领技术要点
排水条例第二十二条对申领许可证的具备条件做出了总体规定。包括:排放口设置符合规划要求;建设预处理设施和水质、水量检测设施;排放污水符合规定排放标准等,基本沿用了2006年《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via《给水排水》杂志
对天津、青岛、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的调研结果显示:国内城市基本参照建设部《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由排水户按照要求提交下列材料:
(1)城市排水许可申请表;
(2)有关专用检测井、污水排放口位置和口径的图纸及说明材料;
(3)按规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有关材料;
(4)排水许可申请受理之日前一个月内由具有计量认证资格的排水监测机构出具的排水水质、水量检测报告;
(5)排放污水易对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正常运行造成危害的重点排污工业企业,应当提供已在排放口安装能够对水量、pH、CODcr(或TOC)进行检测的在线检测装置的有关材料;其他重点排污工业企业和重点排水户,应当提供具备检测水量、pH、CODcr、SS和氨氮能力及检测制度的材料。
3 上海市排水许可申领工作现状与特点
上海市自本世纪初开始实施排水许可管理,当时主要依据《上海市排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2003年试行)、《上海市排水管理条例》(1997年5月1日实施,2010年9月修正)。具体工作参照《上海市水务局行政许可办事指南》(2010年2月修订,以下简称办事指南)。经过近十年的工作积累,形成了独有的工作特点,引入了两个关键环节:“排水接纳方案”(简称“方案”)和“排水接纳方案编制单位”(简称“编制单位”)。via《给水排水》杂志
“方案”是排水许可申领初审阶段的关键技术材料。此“方案”需结合项目建设背景和所处区域排水情况,对雨污水排放的水量、水质、排放口位置加以说明并进行可行性分析,为核发《排水许可证》事项的科学审批提供技术依据。《办事指南》规定的《排水许可证》申请流程(初审阶段)见图1。规定初审应当提交下列材料:申请表及申请人身份证明;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初步设计文本节选;排水接纳方案;地形图和地下综合管线图(1/500);自设污水处理装置需提供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文本等。“方案”是对建设部管理办法规定提交技术材料的整合和分析提炼,从而提高排水许可审批的科学性和高效性。自2006年以来,审批部门已累计审查“方案”并发放排水许可3000余项。via《给水排水》杂志
上海市排水许可申请的核准发放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审批部门和编制单位四个方面。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开发项目的排水设计,委托“编制单位”编写排水接纳方案以申请排水许可。这是由于设计单位对项目周边排水系统、市政管道情况不熟,对排放口的布设、排水许可证申领的相关要求不甚了解。“编制单位”专注于编制排水许可申请技术材料,熟悉申领的技术要求和排水系统情况,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方案的编制效率较高。
这一工作机制总体上提高了排水许可审批效率,但还不够完善。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定,方案对建设项目排水接纳的分析评价不够全面;由于对方案编制单位资质没有规范,缺乏统一的编制规范和规定,编制深度深浅不一,水平差距大,排水许可的审批效率得不到进一步提高。via《给水排水》杂志
为此,上海市排水主管部门结合工作实际需要,组织开展了排水接纳方案编制导则的研究,确定各类建设项目雨、污水排放可行性方案的编制技术要求,进一步规范核发《排水许可证》审批事项的工作要求,为审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4 建设项目排水接纳方案编制导则及其要点
4.1导则编制过程
通过资料收集和相关各方的需求调研,分析总结近年来各类建设项目排水接纳方案编制与审批情况,厘清建设项目接纳方案编制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调研各类法规、规范、标准,明确建设项目排水接纳方案导则编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要求。形成征求意见稿,经修改完善、专家咨询,形成导则建议稿。
4.2指导原则
具有规范性:能规范排水户的行为;具有操作性:能指导方案的编制;具有针对性:重点针对纳管行为,即主要规范排水专用检测井、预处理设施、外部接入点的设置。via《给水排水》杂志
4.3导则的主要内容
包括总则、术语、排水户分类、方案编制程序、总体要求及纳管标准、基本内容、报告格式及附录。
4.4导则要点
关键技术要点简要摘录如下:
4.4.1试用范围
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排水接纳方案的编制工作。
4.4.2共性要求
方案的编制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地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所在地区相关排水系统专业规划等相一致。via《给水排水》杂志
4.4.3排水户的分类
按照排水户排放的污水性质,排水户分为两种主要类型。Ⅰ类排水户为重点管理排水户,这类排水户的环评报告确定项目排放污水涉及一类污染物,须设置污水预处理设施;Ⅱ类排水户:除Ⅰ类排水户以外的其他排水户,如纯居住类项目。不同排水户的排水接纳方案具有不同的编制要求。
4.4.4编制程序
排水接纳方案应当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编制。方案编制一般应按以下四个步骤执行:步骤一,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各项基础资料应使用最新数据,并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步骤二,方案论证及报告编制;步骤三,意见征询。Ⅰ类排水户和日污水排放量大于1000立方米的Ⅱ类排水户,须征询相关部门意见。步骤四,修改完善。
4.4.5编制要求
(1)应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结论明确,包括文本和图纸。相关污水(预)处理设施、检测井、排放口应合理设置,满足相关要求。
(2)应符合《上海市排水管理条例》对排水户排放污水的相关规定。
(3)应遵循所处市政排水系统规划要求,并根据周边市政道路上的排水管道建设情况合理设置排放口,确保公共排水系统运行安全。
(4)在满足规划需求、水力条件、纳管水质要求的基础上,应优化排放口设置,便于相关设施运行管理和养护。via《给水排水》杂志
(5)编制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在报告文件上盖章和署名。
4.4.6纳管标准
(1)建设项目内部雨污水必须严格分流,严禁雨污水混接。
(2)排水户排放的污水水质,应符合上海市地方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31/445-2009的规定。凡本市医疗卫生、生物制品、科学研究、食品加工等企事业单位含有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除遵守上述标准外,还必须按有关专业或行业标准执行。
(3)Ⅰ类排水户必须对第一类污染物采取专项措施,在源头满足DB31/199标准限值后,可经排水户总排口接入公共排水设施。
(4)建设项目受污染的雨水、地面冲洗污水必须经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5)建设项目的地块综合径流系数不应大于所在排水系统规划的径流系数。建设项目提倡采用渗透、调蓄等措施削峰缓排。
(6)排放口应设置具有格栅和闸门井等设施设备的专用检测井。生活污水检测井内,仅设置格栅;工业废水检测井内,除设有格栅外,还须设置闸门;井口、井室的尺寸应便于检测、养护和检修。
(7)Ⅱ类排水户无须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其他洗车、餐饮、医疗、工业等废水必须设置相应处理设施,确保出水达到纳管标准。via《给水排水》杂志
4.4.7章节构成
排水接纳方案的主要章节应包括:概述建设项目背景、说明并评价雨污水排水设施现状和规划情况、论证雨、污水排水方案、确定排放口和排水专用检测井的位置和规模、实施计划与费用及相关建议。
(1)概述部分。应说明工程项目背景、编制依据、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并简述排水接纳方案的编制过程。
(2)所处排水系统情况及评估。介绍建设项目所处排水系统、周边道路排水管道的基本情况,并对其现状和规划排放能力进行评估。
(3)排水方案论证。结合建设项目内部雨污水排水系统初步设计,说明本建设项目排水接纳方案。污水排放方案应包含:污水水质分析、污水量复核、污水(预)处理设施评估和结论(对含有第一类污染物的排水户,要对其达标情况做出特别说明)、污水接纳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排水专用检测井设置。雨水排水方案应包含:雨水量复核、雨水接纳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此外,对实施部署、施工期间临时排水措施、日常维护等做出必要的说明。
(4)事故对策与建议。应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对可能出现的排水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应急对策。via《给水排水》杂志
(5)意见征询及响应。
(6)结论与建议。
(7)附图。包括:建设项目位置示意图、区域公共排水系统、项目周边管线图和排水管道竣工图、接纳方案设计图等。
4.4.8其他
在导则附录中对编制依据、水量参数、制图符号提供了参考规范。
4.5应用情况
目前,审批部门已经组织编制单位开展“导则”的培训和试行等工作。在导则的规范之下,编制单位提交的“排水接纳方案”质量明显提高,排水许可的审批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via《给水排水》杂志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排水许可证申领的工作特点,以及《建设项目排水接纳方案编制导则》的技术要点。该“导则”对规范上海市建设项目排水接纳方案编制,提高排水许可审批效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其他城市的排水许可管理工作也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根据上海市排水许可审批工作经验,对排水许可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对新改扩建项目宜严格规范管理排水许可的申领,对于已建项目建议适当放宽要求,以简化流程、鼓励纳管。
(2)根据最新的政策、规范,宜通过许可管理推行低影响开发,加强对建设项目开发后的径流进行控制,以响应城市对雨洪管理的重视,从源头控制降雨排放。via《给水排水》杂志
(3)进一步加强排水接纳的优化管理。应强化编制单位资质、能力、质量的审查,优化接纳意见在建设项目中的流程,发挥科学纳管的约束作用,加强接纳方案各涉及单位的沟通协调,保证截污纳管的落实,并加强截污纳管后评估工作和实施检查。
本文发表于《给水排水》杂志2014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