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水草在重污染河流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 陈庆锋1,杨红艳1,2,马君健1,董文国1,2,刘萌1,2 作者单位: (1.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山东省大型精密仪器分析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发布日期:2014-11-18 浏览次数:
213
核心提示:人工水草在重污染河流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 陈庆锋1,杨红艳1,2,马君健1,董文国1,2,刘萌1,2
作者单位: (1.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山东省大型精密仪器分析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师范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题目: |
人工水草在重污染河流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
作者: |
陈庆锋1,杨红艳1,2,马君健1,董文国1,2,刘萌1,2 |
作者单位: |
(1.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山东省大型精密仪器分析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师范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
摘要 : |
传统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一般为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重污染河流生态修复中存在很多局限性,因此探寻新的技术和手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已迫在眉睫。人工水草技术采用耐酸碱、耐污、柔韧性很强的仿水草材料,不受透明度、光照等限制,具有投资低、效果好、二次污染小的特点,在我国污水处理和河流生态修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详细介绍了人工水草的类型及研究应用现状, 以期为人工水草技术在重污染河流生态修复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
人工水草;生态修复;生物膜;重污染河流 |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3-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3003);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12GNC11402)
2014-20 |
|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