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进入管网,门前臭水沟不见了

  武当路至火车站的城市下水道,在城市供排水管道图上的名字叫作车站沟。

10日下午3时,刘光成和工友对车站沟已经完工的雨污分流管网进行“体检”。

  “今年5月底我和工友来这里干活时,几公里的暗沟,黑臭熏人的淤泥深达半米,在这里只能低头干活,鼻子下面仿佛挂着一只臭鞋子。” 刘光成说,现在可以自由在河沟里走,水也不脏不臭了。

  记者在河沟里看到,车站沟排水管网已经铺设完毕,原本黑臭的淤泥已经被清走,脏乱不平的沟底如今已经得到硬化。

  市供排水监督管理处行业监管科科长姚永健介绍,车站沟总长3.4公里,服务火车站、武当路沿线1.2万人,此处排污管网今年5月底开工建设,上月底才完工。

  “以前,这条沟就是污水沟。小区的下水道污水都是直排到沟里,恶臭、蚊虫严重影响生活。”武当路居民王太勇说,现在所有入沟污水都接入新铺设的排污管网,河道变得干净了,蚊虫也少多了,家门口的臭水沟彻底消失了。

  今年新铺设排污管网的地方还有天津路徐家沟。龙津大厦居民小张仍清楚地记得,2013年搬过来时,徐家沟白色垃圾很多,从人行道上路过时,不敢往河沟里面看。“一是河沟里下水道流出的脏东西恶心,二是味道难闻;现在强多了,没有垃圾了,水流虽然小,但起码不脏不臭了。”

  对此,姚永健解释,之前京东路、天府粮油附近的居民生活污水都是直排这条河沟,河沟里确实粪便、塑料袋很多。新铺设排污管网后,河沟环境得到彻底改观。现在,整个天津路的污水都可以由这条管道进入马家河排污主管网,然后再由主管网进入泗河污水处理厂。

  车站沟、徐家沟的巨变,可以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带给十堰市民的“福利”之一。

  借助南水北调的东风,十堰加快城市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根据丹江口库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十堰城区累计要建设雨污分流主支管网1490公里。力争2014年污水收集率达85%以上,2015年达95%以上。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十堰排污管网建设推进很快:2012年建设384公里;2013年建设333公里;2014年计划建设380公里,目前已完成近300公里。目前,城区污水管网总长度已达1000多公里。

  越来越多的市民正深刻地感受到:“这几年,家门口的臭水沟渐渐消失了,环境真的变美了!”

  废水集中处理,从城市走向农村

  污水入了管网,如何得到净化,最终又去了哪里?据了解,城区已正式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神定河、犟河(西部)、泗河、花果4座,日处理能力近30万吨。

  西部污水处理厂位于张湾区柏林镇,2012年底建成,日处理能力5万吨,担负着柏林镇、西城开发区及花果街办8.7万人的生活污水处理。12日,记者在该厂入口池看到,黑臭而黏稠的污水不停地翻滚,污水经过生物处理、消毒、沉淀等多道工艺后,最终变成清澈透明的达标水,从排放口注入犟河。

  北京排水集团十堰北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胜田拿出3个装有半杯水的量杯,一杯是从进水口取来的,一杯是从排放口取来的,一杯是矿泉水,他让来访者辨识这些水取自何处。那只装黑稠“原水”的量杯,一眼就看出是从进水口取的,但从排水口取的水与矿泉水从外观上看都清澈透明,不好分辨。

  在排水口处有一间小屋,一些管子伸进排水口的水里,这些管子连接在一些闪着红绿指示灯的仪器上。

  西部污水处理厂厂长说,这是国家环保部的自动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对排放水进行在线监测。“每一滴水都纳入了国家和省环保部门的监控。这里排放出去的每一滴水,都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

  在车城北边的神定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8万吨扩能改造已完成,正在进行联调联试。出水一级A提标工程正在抓紧进行,预计12月底前完工。

  神定河污水处理厂担负着城区65%的污水处理任务。与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相比,神定河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系统更先进,这里有18个囊道126个膜组器,膜的网眼只有头发丝的七百分之一,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转化,达到一级A国家最高排放标准。

  不让一滴脏水流入汉江,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污水处理设施在农村也“遍地开花”。记者在郧县樱桃沟“快活林”农家乐附近看到,农家乐厨房的水先通过一个2平方米的沙池沉淀,一些氮、磷等物质被池子上方的美人蕉等植物吸收,初步处理的污水再通过生物厌氧处理池处理,处理后的水可进行浇菜浇地。

  “以前洗菜洗碗水都是朝门前一倒,搞得门前长年累月湿漉漉的,夏天苍蝇乱飞;现在污水统一收集到处理池里,不仅房前屋后环境美了,浇菜浇地也方便。”“快活林”农家乐老板何林说。记者了解到,类似的处理设施已在茅箭区大川镇、张湾区黄龙镇等多个地方推行。

  十堰成全省污水处理设施最密集地级市

  “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既有压力,也有机遇。近几年,在南水北调的大背景下,十堰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了飞跃发展。”市住建委副主任张丙申表示。

  据悉,全市已正式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总计13座,投资10.75亿元,总设计处理能力达46.6万吨。2013年,全市已投运的13座污水处理厂共计达标处理污水1.3亿吨,相比2012年的1.09亿吨有明显的提高。目前,十堰已成为全省污水处理设施最密集、处理能力最强的地级市。

  张丙申透露,按照规划,明年年底前,十堰重点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站),目前正在建设33个。明年年底,十堰污水处理厂总数将达到88座,名列全省各市州首位。届时,十堰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设施密集度将位列全国地级市前列。

 

十堰成全省污水处理设施最密集地级市(图)

2014-12-15   十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