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从去年的“出重拳”到今年的“铁腕治理”,许多代表委员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措辞严厉依旧:一方面彰显中国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上“动真碰硬”、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显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
完成“十二五”目标无悬念
报告提出,今年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说,2015年节能减排目标与去年持平,这说明一方面顺利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已经没有悬念,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当前GDP增长面临下行压力,有利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平稳推进。
治污标准提高
从源头控制排放量
“铁腕治理”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治污标准的提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均高于去年。
高标准意味着严要求。“从深层次看,环境问题是产业结构的问题,我国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能耗较高,因此环境治理也是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过程,只有从根本上去调整,排放量才能从源头上得到控制。”全国政协委员高吉喜说。
“水十条”首现报告
“土十条”呼之欲出
备受关注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首次出现在报告中。报告提出,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同日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提出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深入落实“大气十条”,实施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这些表明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日益严峻的大气、水、土壤污染形势,并且已有应对之策。在高吉喜委员看来,相比已经得到足够重视的空气污染问题,从长期危害性和治理难度等方面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问题更值得关注。根据环保部部署,今年将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深入实施“大气十条”,强化监督考核;全面落实“水十条”,坚持地表与地下、陆上与海洋污染同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等制度;同时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推动“土十条”制定实施。
政府工作报告铁腕治污措辞严厉 显示动真碰硬决心
时间:2015-03-06 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