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热烈祝贺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编委 -- 彭永臻 教授 当选 中国工程院 院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7  浏览次数:763
核心提示: 祝贺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编委 -- 彭永臻 教授 当选 中国工程院 院士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彭永臻:男,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   席教授 (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环境工程系主任兼水污染控制室主任。1981年作为我国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评为博士生导师,先后获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 等称号。 现任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给水排水》和《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等杂志的编委。

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彭永臻

彭永臻,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 (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环境工程系主任兼水污染控制室主任。1981年作为我国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评为博士生导师,先后获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 等称号。

现任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环境科学学报》副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副主编,《中国给水排水》、《给水排水》和《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等9本杂志的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水生物处理及其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污水脱氮除磷的新工艺与新技术。先后获得了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学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一等获奖3次。领导的教学团队于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的《水质工程学》和主讲的《环境保护概论》先后获国家精品课程。主编与参编了3本全国统编教材和7本专著,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检索的论文1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指导的博士生中已有37人获博士学位,并于2005年和2006年连续2次获得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另2次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21名有效候选人。6月8-13日,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会议,从521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203位进入第二轮评审。第一轮评审会议结束后,我院委托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的主管部门组织对其材料进行了公示,并集中受理和认真处理了对候选人的投诉。10月下旬,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会议,经过各学部初选和全体院士终选等程序,共选举产生了70位新当选院士。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9人,医药卫生学部7人,工程管理学部6人。

 

 

新当选的70名院士中,男性67人,占95.7%,女性3人,占4.3%;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6.2岁,比2013年下降0.7岁;60岁(含)以下的56人,占80%;61岁至70岁(含)的12人,占17.1%;70岁以上的2人,占2.9%。新当选的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4人,占48.6%;研究院所15人,占21.4%;企业及医院21人,占30%,比2013年增加8.5%,更多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当选为我院院士。共有6个尚无院士的二级学科产生了新当选院士,激光增材制造、大数据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学科方向均有新当选院士。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52人(其中资深院士322人),院士队伍的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这将更有利于发挥院士的群体作用,推动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成长。

 

 

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产生了8名新当选外籍院士,比2013年增加2名,其中,美国籍5名,英国籍、加拿大籍和奥地利籍各1名。本次增选后,我院外籍院士总数达到49名,将更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工程科技界的影响。

 

 

中国工程院经过12次院士选举,对院士增选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完善。在本次院士增选中,我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要求,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改革候选人提名途径,取消了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大型企业等“归口遴选部门”的提名途径,仅保留院士提名和学术团体提名两种途径;完善院士增选机制,增加了全体院士终选环节;调整了候选人年龄、身份等规定;完善了候选人材料公示和投诉调查机制;加大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等。总体上看,我院将改进完善院士增选制度与完成本次院士增选任务紧密结合,新的改革措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院士增选的制度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这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完善院士增选制度做好院士增选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后,我院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要求,突出学术导向,坚持院士的标准和条件,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断优化院士队伍的学科、年龄等结构,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中青年工程科技人才吸收到院士队伍中来,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工程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已经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备案,现予公布。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我院院士增选工作的支持!希望继续关心中国工程院的工作,关注中国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

2015年12月07日

 

中国工程院2015年当选院士名单

(按学部顺序排列,同一学部内按姓名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学东

50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侯晓

5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李德群

69

华中科技大学

李魁武

7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邱志明

53

海军装备研究院

孙聪

5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田红旗(女)

55

中南大学

王华明

5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杨德森

5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8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纯

59

浙江大学

樊邦奎

56

解放军总参谋部

姜会林

69

长春理工大学

廖湘科

51

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王恩东

48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吴建平

61

清华大学

吴伟仁

61

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余少华

52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芬儿

57

复旦大学

陈建峰

49

北京化工大学

李卫

57

钢铁研究总院

刘中民

5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毛新平

50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钱锋

54

华东理工大学

王迎军(女)

60

华南理工大学

王玉忠

54

四川大学

谢建新

57

北京科技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邓运华

52

中海油研究总院

顾大钊

57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康红普

49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李根生

53

中国石油大学

李建刚

5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刘吉臻

63

华北电力大学

罗安

57

湖南大学

武强

55

中国矿业大学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政清

67

湖南大学

孟建民

57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彭永臻

66

北京工业大学

任辉启

62

解放军总参谋部

谭述森

73

解放军总参谋部

王复明

58

郑州大学

王建国

57

东南大学

郑健龙

61

长沙理工大学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贺克斌

52

清华大学

李家彪

54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吴清平

52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杨志峰

51

北京师范大学

岳国君

52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张远航

57

北京大学

 

农业学部(9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曹福亮

57

南京林业大学

金宁一

59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李天来

59

沈阳农业大学

沈建忠

52

中国农业大学

宋宝安

52

贵州大学

唐华俊

54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万建民

55

中国农业科学院

张洪程

64

扬州大学

张新友

5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医药卫生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高长青

55

解放军总医院

顾晓松

61

南通大学

黄璐琦

47

中国中医科学院

李松

51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宁光

5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孙颖浩

54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张志愿

6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工程管理学部(6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柴洪峰

5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丁烈云

59

华中科技大学

金智新

55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凌文

52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邵安林

51

鞍钢矿业集团

向巧(女)

52

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中国工程院2015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

 

姓名 年龄 国籍 工作单位

牟德
C.D.(Dan)Mote,Jr

78岁

美国

美国工程院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埃罗斯瓦米•波尔拉
Arogyaswami J. Paulraj

71岁

美国

斯坦福大学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加图•洛朗森
Cato T. Laurencin

56岁

美国

康涅狄格大学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李文沅
Wenyuan Li

69岁

加拿大

重庆大学
Chongqing University

赫伯特•芒
Herbert A. Mang

73岁

奥地利

维也纳技术大学
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伊恩•大卫•克拉吉
Ian David Cluckie

66岁

英国

斯旺西大学
Swansea University

杨祖保
Ralph T. Yang

73岁

美国

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裴正康
Ching-Hon Pui

64岁

美国

美国圣洁德儿童研究医院
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Memphis, Tennessee, USA

 




彭永臻教授简介一、基本情况 彭永臻:男,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 (兼任哈尔滨工业大

 
彭永臻教授简介

 

彭永臻,男,1949年生,哈尔滨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首席教授、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水生物处理的理论与应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水环境与污水处理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已完成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等近30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和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等12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了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学奖,其中包括2004和2009年2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次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领导的教学团队于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的《水质工程学》和主讲的《环境保护概论》先后获国家精品课程。主编与参编了3本全国统编教材和5本专著,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检索的论文1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8项。指导的博士生中已有39人获博士学位,并连续2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另2次获该项提名奖。

 

 

 

一、基本情况

 

彭永臻:男,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  席教授 (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环境工程系主任兼水污染控制室主任。1981年作为我国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评为博士生导师,先后获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 等称号。

 

现任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环境科学学报》副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副主编,《中国给水排水》、《给水排水》和《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等9本杂志的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水生物处理及其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污水脱氮除磷的新工艺与新技术。先后获得了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学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一等获奖3次。领导的教学团队于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的《水质工程学》和主讲的《环境保护概论》先后获国家精品课程。主编与参编了3本全国统编教材和7本专著,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检索的论文1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指导的博士生中已有37人获博士学位,并于2005年和2006年连续2次获得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另2次获“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二、主要研究方向

 

污水生物处理的理论与应用、污水处理系统的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污水脱氮除磷的新工艺与新技术。

 

三、主要在研课题

 

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SBR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关键技术(2006BAC19B03),(2007. 1-2010.12)。

 

2008ZX07317-007-105--2009.1--2011.12

 

3.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污水厂尾水作为城市河湖景观补水的深度脱氮除磷技术(2008.9--2010.12);

 

4. 国家“863计划”项目--活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与方法及中试研究(2006AA06Z319),(2007. 1-2009.12)。

 

5. 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污水脱氮除磷新理论与新工艺及节能降耗关键技术,(2008.1-2010.12)

 

6.8091001--2009.1--2011.12;

 

7. 京市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编号:PHR20090502--污水脱氮除磷新理论与新工艺及节能降耗关键技术2009.1--2011.12;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50628808)--聚磷菌和聚糖菌在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竞争机理与控制,(2007. 1-2009.12);

 

9. 新加坡环境与水工业协会创新发展项目(EDB S07/1-53974092)--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与方法研究。

 

10. 新加坡环境与水工业发展协会项目(EDB S07/1-53974092)--CSBR过程控制及强化脱氮除磷研究。

四、科研工作

 

已主持了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等30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项目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等科研项目。先后获得获得了20余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2004年和2009年2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6-2010年发表被SCI收录的论文如下:

 

1.Guo, J.H., Y.Z. Peng, C.Y. Peng, S.Y. Wang, Energy saving achieved by limited filamentous bulking sludge under low dissolved oxyge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4): 1120-1126.

 

2.Ma, J., Q. Yang, S.Y. Wang, L. Wang, Y.Z. Peng, Effect of free nitrous acid as inhibitors on nitrate reduction by a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sludg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75(1-3): 518-523.

 

3.Sun, H.W., Q. Yang, Y.Z. Peng, X.N. Shi, Advanced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using a two-stage UASB-SBR system at low temperatur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010, 22(4): 481-485.

 

4.Wang, Y.Y., F. Jiang, Z.X. Zhang, M.Y. Xing, Y.Z. Peng,The long-term effect of carbon source 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poly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 and glycogen accumulating organism in a continuous plug-flow anaerobic/aerobic (A/O) proce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1): 98-104.

 

5.Wu, C., Y. Peng, S. Wang,Y. Ma,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by granular sludge: From macro- to micro-scale. Water Research, 2010, 44(3): 807-814.

 

6.Cui, Y.W., C.Y. Peng, Y.Z. Peng,L. Ye, Effects of Salt on Microbial Populations and Treatment Performance in Purifying Saline Sewage Using the MUCT Process. Clean-Soil Air Water, 2009, 37(8): 649-656.

 

7.Cui, Y.W., S.Y. Wang,J. Li, Peng, Y.Z. On-line Monitoring for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9, 17(3): 484-492.

 

8.Gao, D.W., Y.Z. Peng, B. Li,H. Liang, Shortcut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by real-time control strateg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7): 2298-2300.

 

9.Guo, J., Y.Z. Peng, S.Y. Wang, Y.A. Zheng, Long-term effect of dissolved oxygen on partial nitrification performance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11): 2796-2802.

 

10.Guo, J.H., Y.Z. Peng, S.Y. Wang, Y.N. Zheng, Effective and robust partial nitrification to nitrite by real-time aeration duration control in an SBR treating domestic wastewater.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9, 44(9): 979-985.

 

11.Guo, J.H., S.Y. Wang, H.J. Huang, Y.Z. Peng, Efficient and integrated start-up strategy for partial nitrification to nitrite treating low C/N domestic wastewater.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60(12): 3243-3251.

 

12.Hou, H.X., S.Y. Wang, Y.Z. Peng, Z.G. Yuan, Anoxic phosphorus removal in a pilot scale anaerobic-anoxic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 2009, 3(1): 106-111.

 

13.Ma, J., Y.Z. Peng, S.Y. Wang, L. Wang,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in a step-feed CAST with alternating anoxic-oxic operational strateg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009, 21(9): 1169-1174.

 

14.Ma, T., C.C. Zhao, Y.Z. Peng, X.H. Liu, Applying real-time control for realiz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shortcut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in domestic water treatment.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9(4): 787-796.

 

15.Ma, Y., Y.Z. Peng, S.Y. Wang, Z.G. Yuan, Achieving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in a pilot-scale continuous pre-denitrification plant. Water Research, 2009, 43(3): 563-572.

 

16.Ma, Y., Y.Z. Peng,X.L. Wang, Improving nutrient removal of the AAO process by an influent bypass flow by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Desalination, 2009, 246: 534-544.

 

17.Sun, H.W., Q. Yang, Y.Z. Peng, X.N. Shi, Nitrite Accumulation during the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in SBR for the Treatment of Pre-treated Landfill Leachat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9, 17(6): 1027-1031.

 

18.Sun, Z.R., H. Ge, X. Hu,Y.Z. Peng, Electrocatalytic Dechlorination of Chloroform in Aqueous Solution on Palladium/Titanium Electrode. 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2009, 32(1): 134-139.

19.Wang, W., S.Y. Wang, Y.Z. Peng, S.F. Zhang, Enhanced Biological Nutrients Removal in Modified Step-feed Anaerobic/Anoxic/Oxic Proces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9, 17(5): 840-848.

20.Wang, Y.Y., Y.Z. Peng,T. Stephenson, Effect of influent nutrient ratios and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on simultaneous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removal in a two-sludg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proce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14): 3506-3512.

21.Wu, L., C.Y. Peng, S.J. Zhang,Y.Z. Peng,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from municipal landfill leachat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009, 21(11): 1480-1485.

22.Yang, Q., X.H. Liu, C.Y. Peng, S.Y. Wang, Y.Z. Peng N2O Production during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Main Sources and Control Metho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43(24): 9400-9406.

23.Yang, Q., X.H. Liu, Y.Z. Peng, S.Y. Wang, Advanced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in a pilot-plant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9(12): 2371-2377.

 

24.Ye, L., C.Y. Peng, B. Tang, S.Y. Wang, Peng, Y. Z Determination effect of influent salinity and inhibition time on partial nitrification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treating saline sewage. Desalination 2009, 246: 556-566.

 

25.Ye, L., B. Tang, K.F. Zhao, M. Pijuan, Peng, Y. Z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in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combined salt inhibition and on-line process control.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60(6): 1633-1639.

 

26.Zeng, W., Y.Z. Peng,S.Y. Wang, Startup operation and process control of a two-stag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TSSBR) for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9, 1(1-3): 318-325.

 

27.Zeng, W., Y. Zhang, L. Li, Y.Z. Peng,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of nitrifying communities for nitritation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s.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9, 45(3): 226-232.

 

28.Zhu, G., Y. Peng, B. Ma, Y. Wang, Optimization of anoxic/oxic step feeding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ith fuzzy control model for improving nitrogen removal.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9, 151(1-3): 195-201.

 

29.Zhu, G.B., Y.Z. Peng, L.M. Zhai, Y. Wang, Performance and optimization of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enhanced by anoxic/oxic step feeding.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9, 43(3): 280-287.

 

30.Guo, J.H., Y.Z. Peng, Q. Yang, S.Y. Wa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nhanced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of step-feed SBR.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8(4): 795-802.

 

31.Hou, H.X., S.Y. Wang, Y.Z. Peng, G. Wang, Short Term Effect of Carbon Source to Phosphorus Release in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Europe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Transfer, 2008: 339-344.

 

32.Liu, X.H., Y. Peng, C.Y. Wu, T. Akio, Nitrous oxide production during nitrogen removal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in lab-scal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008, 20(6): 641-645.

 

33.Peng, Y.Z., H.X. Hou, S.Y. Wang, Y.W. Cui,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in pilot-scale anaerobic-anoxic oxidation ditch syste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008, 20(4): 398-403.

 

34.Peng, Y.Z., S.J. Zhang, W. Zeng, S.W. Zheng, Organic removal by denitritation and methanogenesis and nitrogen removal by nitritation from landfill leachate. Water Research, 2008, 42(4-5): 883-892.

 

35.Wang, J.L., Y.Z. Peng, S.Y. Wang,Y.Q. Gao, Nitrogen Removal by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 in a Sequence Hybrid Biological Reactor.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8, 16(5): 778-784.

 

36.Wang, X.L., R.J. Zeng, Y. Dai, Y.Z. Peng, The denitrification capability of cluster 1 Defluviioccus vanus-related glycogen-accumulating organisms.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2008, 99(6): 1329-1336.

 

37.You, Y., N.Q. Ren, A.J. Wang, F. Ma, Y.Z. Peng, Use of waste fermenting liquor to produce bioflocculants with isolated strai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08, 33(13): 3295-3301.

 

38.Zeng, W., Y.Z. Peng, S.Y. Wang,C.Y. Peng, Process control of an alternating aerobic-anox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for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2008, 31(4): 582-587.

 

39.Zhao, C.H., Y.Z. Peng, S.Y. Wang,A. Takigawa, Effects of influent C/N ratio, C/P ratio and volumetric exchange ratio on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 UniFed SBR process.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8, 83(12): 1587-1595.

 

40.Zhao, C.H., Y.Z. Peng, S.Y. Wang,X.G. Tang, Influence of wastewater composition on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in UniFed SBR proces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8(4): 803-810.

 

41.Zhu, G., Y. Peng, B. Li, J. Guo, Biological removal of nitrogen from wastewater. Review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Vol 192, 2008, 192: 159-195.

 

42.Guo, J.H., Q. Yang, Y.Z. Peng, A.M. Yang,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with real-time control using step-feed SBR technology.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7, 40(6): 1564-1569.

 

43.Peng, Y.Z., S.Y. Gao, S.Y. Wang,L. Bai, Partial nitrification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by aeration control at ambient temperatur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7, 15(1): 115-121.

 

44.Peng, Y.Z., Y. Ma,S.Y. Wang,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enhancement by addition of external carbon sources in a pre-denitrific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007, 19(3): 284-289.

 

45.Wang, X.L., Y. Ma, Y.Z. Peng,S.Y. Wang, Short-cut nitrification of domestic wastewater in a pilot-scale A/O nitrogen removal plant.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7, 30(2): 91-97.

 

46.Wang, X.L., Y.Z. Peng, Y. Ma,S.Y. Wang, Effects of operational variables on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s and its control in a pre-denitrification plant. 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2007, 30(2): 234-241.

 

47.Wang, Y.Y., M.L. Pan, M. Yan, Y.Z. Peng, Characteristics of anoxic phosphors removal in sequence batch react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007, 19(7): 776-782.

 

48.Yang, Q.,Y.Z. Peng, X.H. Liu, W. Zeng,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at low temperatures using real-time control to optimize nitrifying communiti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7, 41(23): 8159-8164.

 

49.Zhang, S.J.,Y.Z. Peng, S.Y. Wang, S.W. Zheng, Organic matter and concentrated nitrogen removal by shortcut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from mature municipal landfill leachat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007, 19(6): 647-651.

 

50.Zhu, G., Y. Peng, S. Wang, J. Zuo,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 Steady-state Model for the Step-feed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7, 15(3): 411-417.

 

51.Zhu, G.B., Y.Z. Peng,S.Y. Wang, Hydraulic method of controlling solids retention time in step-feed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7, 24(8): 1112-1121.

 

52.Zhu, G.B., Y.Z. Peng, S.Y. Wang, S.Y. Wu, Effect of influent flow rate distribu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step-feed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7, 131(1-3): 319-328.

 

53.Zhu, G.B., Y.Z. Peng, S.Y. Wu, S.Y. Wang,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step feeding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007, 19(9): 1043-1048.

 

54.Gao, S.Y., Y.Z. Peng, S.Y. Wang,J. Yan, Novel strategy of nitrogen removal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using pilot Orbal oxidation ditc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006, 18(5): 833-839.

 

55.Ma, Y., Y.Z. Peng,S.Y. Wang, New automatic control strategies for sludge recycling and wastage for the optimum operation of predenitrification processes.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6, 81(1): 41-47.

 

56.Peng, Y.Z., Y. Ma,S.Y. Wang, Improving nitrogen removal using on-line sensors in the A/O process.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6, 31(1): 48-55.

 

57.Peng, Y.Z., X.L. Wang,B.K. Li, Anoxic biological phosphorus uptake and the effect of excessive aeration on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 the A(2)O process. Desalination, 2006, 189(1-3): 155-164.

 

58.Peng, Y.Z., X.L. Wang, W.M. Wu, J. Li, Optimisation of anaerobic/anoxic/oxic proces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reduce operating costs.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6, 81(8): 1391-1397.

 

59.Peng, Y.Z.G.B. Zhu,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with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 pathway.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6, 73(1): 15-26.

 

60.Wang, X.L., Y.Z. Peng, S.Y. Wang, J. Fan, Influence of wastewater composition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and process control in A(2)O process.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6, 28(6): 397-404.

 

五、 教材与专译著

 

1.彭永臻(主编)、崔福义编著,《给水排水工程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彭永臻参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控制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

 

3.崔福义,彭永臻,《给水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彭永臻主审,《水质工程实验技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5.彭永臻(主编)、崔福义编著,《给水排水工程计算机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建设部“九五”重点立项教材(代码为JS018);

 

6.李军、杨秀山、彭永臻,《微生物与水处理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7.王淑莹、高春娣,《环境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主审)

 

8.高景峰、彭永臻 译, 《污水处理系统的建模、诊断和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9.祝贵兵、彭永臻 译, 《生物除磷的设计与运行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李圭白、张杰、彭永臻、崔福义等,《水质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彭永臻参编,《新英汉给水排水辞典》(许保玖、钟淳昌、严煦世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12.崔福义、彭永臻、南军编著,《给水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Ma Yong,Peng Yongzhen,etc.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chapter 1“The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of Pre-denitrification Process to Improve Nitrogen Removal”,Nova Science Publishers of America (2006);

 

14.马勇,彭永臻著,《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与过程控制》,科学出版社,2007年。

 

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15.马勇,彭永臻译著,《污水处理系统的仪表、控制和自动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6.王晓莲,彭永臻著,《A2O法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技术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年。

 

 

 

 

彭永臻彭永臻

  彭永臻现为北京工业大学(微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高校育人标兵,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环境科学学报》副主编,作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讲2门国家精品课程和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

  他教书育人三十余载,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骨干与管理人才;科研探索三十余载,为污水生物处理的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工程实践三十余载,为推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教书育人——坚持言传身教,致力人才培养

  1.展现人格魅力——“先做学生的朋友,再做学生的老师”

  30多年来,他始终以“先做学生的朋友,再做学生的老师”为座右铭,坚持教书和育人并重。在研究生刚入学时,就了解学生的困难,并给予精神支持和物质帮助;为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每周与学生打两次篮球,定期安排聚餐是多年来的习惯;逢年过节,在他的倡导下,实验室总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团队凝聚力和成员归属感……“金奖银奖不如学生的夸奖”,和学生在一起就是幸福,他享受着这种生活。

  2.人才培养的梦想——“将普通学校学生培养成优秀科技人才”

  从教三十余载,为实现“将普通学校学生培养成优秀科技人才”的梦想,他对于学生的培养,从研究课题选择,方案制定,进度安排到论文撰写,有着一套独特的“过程控制”方法,在每个环节都亲自把关,并坚持定期与不同课题组进行交流,共同进步。“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高大文在课题研究中多次遇到棘手的难题想要放弃,他每次都在关键时刻对其进行鼓励并一起分析研究,为寻求解决方案常常工作至深夜。

  目前,他已累积培养硕士研究生71人、博士研究生48人,大多已在污水处理领域成为兼具理论底蕴与实践能力的行业骨干,其中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3人获该奖项提名奖;他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教学与人才培养等奖励15项,2009年10月1日作为教师代表之一,荣登“国庆60周年阅兵庆典”的教育部彩车。

  3.严谨治学——追求科学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他治学态度严谨,正如名字“永臻”一样,不断追求完善。为了寻求科学理论的新突破,他常常从细节入手,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过程中的“非常规”现象,并十分注重试验数据的翔实、可靠,力求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一位学生曾在课题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新现象,打算尽快将其写成论文发表,但他坚持让学生再做“几次重复性试验”,一年后,一篇富有创新性的高水平论文最终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

  4.身体力行——打造科研与就业新平台

  良好的科研条件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他为此进行着不懈努力,促进了实验室软硬条件的不断改善,营造了国内外一流的科研工作环境。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他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就业问题。“导师对学生的工作能力、性格和兴趣以及优缺点都很了解,而且社会联系也较学生多,有时挂一个电话甚至比学生跑一个月都管用”,他如是说,为学生找工作,总是乐此不疲,身体力行,甚至多次亲自领着学生去就业单位参加面试。在他的努力下,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的本科生就业率不断提升,2011年更是达到100%;而他指导的研究生多年来始终保持100%就业。

  二、学科建设——建设创新团队,提升学科水平

  “一所好的大学,不在于有高楼,而在于有名师”。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他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坚持“立足北京,依托北京,服务北京”的理念,引领团队不断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0年获得环境工程学科博士点;

  2001年建立“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2年环境工程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2003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4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资格;

  2005年环境工程专业被评为北京市品牌专业;

  2005年“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获北京市首批学术创新团队;

  2005年“水质工程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6年环境工程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

  2007年“环境保护概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7年“水污染控制工程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2011年建立“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2年“污水处理新理论与新技术”被评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2年建立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彭永臻工作室”。

  三、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

  1.突破两项污水处理工程的关键技术和创新

  污水短程生物脱氮低温瓶颈的突破:他提出的应用实时控制实现和稳定短程生物脱氮的新方法,在国内外首次实现城市污水稳定的常温、低温短程深度脱氮,填补了该领域的的技术空白。

  污泥内碳源原位开发与利用技术的突破:他首次提出了污泥发酵原位耦合反硝化的原创理论与方法,构建“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反硝化”的新型生化反应器,深度开发碳源,并实现污泥减量。

  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优化与节能降耗

  他带领团队将污水处理新工艺与智能控制思想融入工程设计,形成一系列专利技术并推广应用到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地的30余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促进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一级A的达标排放,降低平均处理能耗达12%以上。

  3.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荣誉

  他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将北京水资源短缺及城市污水处理作为中心任务研究。其带领的团队在国内外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已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及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三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第一、二完成人);出版专著5部;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IF>4.0的26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发明专利授权46项。

  这就是彭永臻,一个教书育人的实践者,一个学科发展的开拓者,一个科学研究的探索者,今天,他依旧满怀激情,斗志昂扬,带领团队实现新的跨越!



 

科学治污 让污水变身可用资源 水污染控制团队带头人 彭永臻教授

近十年来,北京市年均水资源不足21亿立方米,却需要维持着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每年水资源缺口高达15亿立方米。用“智慧”来节水,用“科学”来治污已经刻不容缓。作为致力于攻克治污难关的科研团队,北京工业大学水污染控制团队自2000年成立以来,紧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与时俱进、研以致用、教研结合,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服务北京和科技创新之路。

科学治污 应对北京“水危机”

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近日,南水也已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这对于缓解北京“水危机”无疑是一则喜讯,然而水污染控制团队带头人彭永臻教授却难以沉浸在此份幸福之中。“调入水资源总量有限”和“难以确保水质始终满足使用标准”等实际问题,让彭永臻教授对于治污的研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目前,北京市日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接近300万立方米。“如何实现有效治污?让污水成为‘新水源’。”是彭永臻教授带领团队反复思考和力求攻克的难题。有效治污,一方面是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即通过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来实现节约水资源。双管齐下即可从长远上化解北京“水危机”,并在全国缺水城市广泛推广应用。

 

科学治污 让污水变身可用资源

 

科学治污 让污水变身可用资源(卜晓明供图)

“污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正是这样的共识,让北工大水污染控制团队义无反顾地扛起“攻坚治污”的大旗,努力追求节能降耗、提高水质,为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科学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与时俱进 成就提高水质与节约能耗“双响炮”

十年前,彭永臻教授带领团队在污水厂反复蹲点取样、分析水质,在实验室反复试验,以加大对污水供氧抑制丝状菌的繁殖,成功解决酒仙桥污泥膨胀问题。

六年前,团队与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院合作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为北京奥运前全面改善北京市的水环境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工程示范。

如今,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城市发展需求的不断调整,污水处理再也不是只追求效果好的“独角戏”,而是更加注重高质量且低能耗的“双响炮”。水污染控制团队与时俱进,将重点研究方向转向厌氧氨氧化,力求在保证水质的基础上,将城市污水处理能耗降至最低。而降耗的关键,正在“厌氧”二字。

当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几乎全部应用微生物处理技术,而并非所有微生物都具有相同的属性。它们在各自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有特别喜欢氧气的好氧微生物,也有完全排斥氧气的厌氧微生物。利用好氧微生物处理污水虽然处理效果较好,然而却需要持续以鼓风机向污水中供给氧气,所需能耗甚至超过整体能耗的一半以上。为了解决节能降耗的问题,水污染控制团队瞄准国际前沿,开展厌氧氨氧化技术研究,无需向水中鼓风曝气,也能实现相同甚至更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大大降低处理能耗。这样“低能耗、省费用、高质量”的污水处理技术,更有价值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在诸多厌氧氨氧化研究成果之中,水污染控制团队在与北京市排水集团合作的项目成果中找到了富集一种神奇的“红菌”的方法。这种“红菌”是针对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氮污染物的“杀手”,每个“红菌”可以吃掉10倍于自身质量的氨氮污染物。将其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则可大幅减少曝气池容积。据测算,如果推广到全市,可节约建设费用5亿元。基于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首个工程菌种基地顺利落户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且“红菌”成果在典型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中得以成功应用,总处理量2.5万吨/天,近3年为北京创税共计3000万元。

多年来,水污染控制团队虽然承担了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30余项,然而“节能降耗、提高水质”却是水污染控制团队不变的追求。在彭永臻教授的带领下,团队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特别是先后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以致用 助推成果转化“迈大步”

想要做到科技服务社会“迈大步”,首先要做到科学研究“起好步”。这一点,在水污染控制团队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证。

走进水污染控制团队的实验室,大大小小总计几十套污水处理装置,全部用于研究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摸清除污之道,破解治污之门。实验用的污水均来自北工大家属区,采用真实的生活污水作为研究对象,使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普通实验室中的反应器相比,它们绝对堪称“大码”,容量少则几十升,最大达400多升。实际生活污水加之超大号反应器的配置,让实验所得数据更加贴近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

正是因此,水污染控制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成功走出了实验室,而且遍布了大半个中国。通过与北京排水集团、中信水务等企业的合作,团队的研究成果已经为国内50余座城市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运行和节能降耗提供了技术支持,降低平均处理能耗达12%以上。在这些水厂之中,也不乏一些“行业明星”。其中,计划于明年5月底完工的北京稻香湖再生水厂新建工程是北京市第一个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厂、北京市第一个采用分段进水的大型污水处理厂;2012年完成的青岛城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是迄今为止,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评出的唯一一项城市污水处理达一级A标准的示范工程。

在水污染控制团队成员的眼中,面向国际前沿的顶尖科研成果固然重要,而面向实际应用的科研成果则更“接地气”,更有实践价值。团队从未止步于将新技术应用于实践,经常安排专人“常驻”重点工程现场,以此作为放大技术和检验技术的新开始。近期,团队在西安第四污水处理厂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发现,正计划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技术集成创新,继续深化推广与应用。

如果说水污染控制团队的成员是“治污达人”,那么他们的科技成果则转化为各种“治污神器”。在“治污神器”的作用下,城市污水摇身以再生水这种“新水源”的形式出现。尽管没有直接成为饮用水,然而它们却应用于城市运行的诸多领域,走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以北京市的各大污水处理厂为例,再生水可用于绿地浇灌、厕所冲洗、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等,也可用于排放到城市河湖之中,用作河湖补水。城市河道内再也没有发黑发臭的污水,更多的饮用水被节约下来供市民饮用,企业通过引入再生水冷却节省大量成本……再生水在服务城市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都是水污染控制团队最乐于见到、最引以为傲的事情,也转化为他们继续攻克治污难关的新动力。

更让水污染控制团队欣喜的是,在科学治污的路上他们并不孤单,而且队伍越来越壮大,现已形成拥有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团队。该团队主持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出版专著和教材16部,曾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于近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团队自己培养了博士和硕士毕业生200余名,包括2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4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获得者。虽然上述毕业生有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无一不是奋战在水环境保护领域,继续发扬团队“至臻完善,永创新”的精神,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代表和高水平科研成果。

或许正是因为“科学治污”是一场没有终场的战役,水污染控制团队始终都保持着超强的“战斗力”。作为团队带头人,彭永臻教授期待更多的人能够成为“科学治污”的参与者,同时也期盼着日新月异的“治污神器”发挥更大的作用,服务于社会发展。他为能够从事一项让每一名“地球人”都从中受益的事业而骄傲自豪。
 

科学治污 让污水变身可用资源

时间:2015-01-16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黄威 卜晓明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华北设计院:高密度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巩固提升要点分析 直播时间: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开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开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开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开始
大湾区青年设计师论坛直播预告(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论坛)  “醒年盹、学好习、开新篇”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山东日照:“乡村之肾”监管装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农村办负责人时培石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被称为“乡村之肾”,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国际大咖/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基于人工湿地技术的污水净化之路 直播时间: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开始 马洪涛院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的一些思考 直播时间: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开始
2024年水务春晚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开始 《以物联网技术打造新型排水基础设施》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开始--刘树模,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WPE网络报告:作者-审稿-编辑视野下的高水平论文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开始 核心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继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给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开始 【直播】【第五届水利学科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王浩院士:从流域视角看城市洪涝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监测技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开始
第二届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水环境专题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开始 JWPE网络报告:综述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强志民研究员:紫外线水消毒技术 再生水 水域生态学高端论坛(2023)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务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2023年11月14日9:00线上举行直播/JWPE网络报告:提高饮用水安全性:应对新的影响并识别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题:“对症下药”解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难题   报告人:陈智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开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环境治理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长江水环境治理关键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开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学术论文写作之我见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开始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开始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2) 直播时间: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开始 直播题目:苏伊士污泥焚烧及零碳足迹概念污泥厂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内容包括: 1.	SUEZ污泥业务产品介绍 2.	全球不同焚烧项目介绍 3.	上海浦东污泥焚烧项目及运营情况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四届中国污泥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上海浦东新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 直播时间: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晓昌  爱思唯尔期刊《水工艺工程杂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网大会  (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 2024年 海绵城市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结合项目案例,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探讨关键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路径,提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报告题目:《城镇智慧水务技术指南》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主讲人简介:  简德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总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 第一轮通知 | 国际水协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主办单位:国际水协,中国科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等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1) 直播时间: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广东汇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术总监  天津万 中国水业院士论坛-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cnww1985):自然—社会水循环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铁酸钾氧化技术的机理新认知及应用 直播时间: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开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座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开始
珊氮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推介会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1日(周五) 欧仁环境颠覆性技术:污水厂扩容“加速跑”(原有设施不动,污水处理规模扩容1倍!出水水质达地表水准IV类标准!),推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诚征全国各地污水厂提标扩容工程需求方(水务集团、BOT公司、设
直播预告|JWPE网络报告:自然系统中难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与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题目: 高排放标准下污水中难降解COD的去除技术     报告人: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程忠红
WaterTalk|王凯军:未来新水务 一起向未来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系列学术报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题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迭代更新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大纲:  高密池技术原理 不同型号高密池的差异和应用区别 高密池与其他
BEST|绿色低碳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时间: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开始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凤凰网山东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
BEST论坛讲座报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预算和未来全球碳循环的不稳定性风险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国际水协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PIA获奖项目介绍分享会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务系统Hubgrade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5日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会议通知 | 202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团队等)
中国污水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质净化中心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刘锐平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反硝化脱氮过程强化原理与应用 会议时间: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务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实践分享 直播时间: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对话嘉宾:窦秋萍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持人:李德桥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题目:污泥处理处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讲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二院总工 教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27日14:00-16:00;复杂原水水质下的饮用水解决方案    陈智,苏伊士亚洲,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业的给水及污水处理,对苏伊士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于模拟仿真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与智慧化:现状与未来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2022城镇溢流污染控制高峰论坛|聚焦雨季溢流污染控制的技术应用与推广 中国给水排水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 领军人才:广州大学学术讲座|低碳水质净化技术及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8日 9:30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5日 20:00—22:00
德国专场直播主题: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 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德国专场 时间:2022年12月20日  下午 15:00—17:00(北京时间) 2022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德沼气合作论坛的主论坛将于12月15日下午2点召开
技术交流 | 德国污水处理厂 计算系列规程使用介绍 城建水业 WaterInsight首期丨王志伟教授:膜法水处理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0日 10:00—11:00
处理工艺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8日 8:30—12:15 建设管理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7日 14:00—17:15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8日 20:00—22:00 Training Course for Advanced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ed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
12月3日|2022IWA中国漏损控制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3日(周六)9:00—17:00 2022-12-03 09:0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八期)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日 20:00—22:00 2022-12-01 20: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输配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30日 14:00—17:05 2022-11-30 14:0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七期)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5日 20:00—22:00 2022-11-25 20:00:00 开始
国标图集22HM001-1《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示例(一)》首次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4日 13:30—17:30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 李玉友,日本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博导,注册工程师】颗粒污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从UASB到新型高效脱氮和磷回收
中国建科成立70周年|市政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2日 13:30—18:25   2022-11-22 13:3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六期)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2日 20:00—22:00
会议预告|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五期) 中国给水排水 奋进七十载 起航新征程|中国市政华北院第十届科技工作会议暨庆祝建院七十周年大会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8日 9:30   2022-11-18 09:00:00 开始
樊明远:中国城市水业的效率和服务要做一个规范     樊明远 世界银行高级工程师 黄绵松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海绵城市系统化运维的挑战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6日 18:30  黄绵松  北京
全国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云端活动周寻水路  污水回用专场      转发直播赠送  中国给水排水电子期刊  !!!  直播抽奖 100份 中国给水排水电子期刊  !!! 首届全国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即将开幕,同步举行的节水时光云端活动周”也将于2022年11月15日10:00-12:00 、14:30-17:00,在云端与水务行业的专家朋友见面!    在这即将到来激动
会议预告|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四期) 中国给水排水 国标图集22HM001-1《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示例(一)》首次宣贯会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3日 16:00—18:00 2022-11-03 16: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 会议预告 |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国合环境
精彩预告 | 黄河中上游水环境国际论坛·颗粒污泥水处理创新与应用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全球环境科学高峰论坛系列讲座( BEST):电活性微生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能提升、生物修复、金属腐蚀以及新型电子设备    报告人: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Derek Lovley教授
彭永臻院士直播预告丨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与发展/2022年中国污泥大会(第十三届)/工业污泥大会/固废大会/渗滤液大会 直播预告 | 8月21日 中外雨水管理经验和挑战研讨会 中国给水排水    留德华人资源与环境学会  潘伯寿博士,于1991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受聘德国GKW工程设计及咨询公司,贝
清水绕村庄,农家换新颜 山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治理--8月9日上午,山东省在日照市召开2022年全省东部片区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场推进会,参会代表现场观摩学习了岚山区、高新区等 【水大会直播二位码】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排水管网、水环境综合治理/再生水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大会目次及报告日程
威立雅应对碳中和愿景的思路 原创 Veolia 威立雅水务技术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八届年会暨水安全保障及水环境综合整治高峰论坛日程
污水千人大会参观典型项目:长春英俊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项目技术介绍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预告 | 排水系统数字孪生的核心:借助排水模型开启全面诊断模式   窦秋萍  Vivian Dou   华霖富中国区总经理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六届)邀请函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综合治理)邀请函(污水千人大会同期会议)  中国给水排水 “高标准”下的苏伊士工业园区污水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