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抵制瓶装水 德国人喝自来水
看看世界各国人都选择喝什么样的水


瓶装水的种类繁多,国家标准却不能面面俱到,近日瓶装水的标准乱象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毅表示,瓶装水的标准首先要建立在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之上,任何地方标准或者行业标准都应以国标为红线。同时,他建议消费者从保护水源的角度考虑,少喝瓶装水,多喝自来水。我们到底该怎么喝水,是喝瓶装水还是自来水?让我们看看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都选择喝什么样的水。
德国人 不加热不过滤,接杯自来水就喝
虽然德国人自称“喝啤酒胜过喝水”。不过,数据显示,德国人喝得最多的,还是水。德国人口渴时,会随手接杯自来水,不加热也不过滤,卫生又安全。
虽然德国有200多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但德国联邦卫生部还是告诫消费者,喝自来水其实是最安全的选择。因为斯图加特卫生署曾对1171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矿泉水进行过检测,结果发现,其中有6.3%的水存在细菌超标问题,主要是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造成的。
但德国的自来水则不存在这些问题。无论是厨房里用来做饭的水,还是浴室用来洗澡的水,洗手间里用来冲马桶的水,都是在生水饮用标准范围内的。不过热水龙头的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在加热和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含铜高的问题。
“自来水可以直接喝,首先得益于严格的水源控制。 ”德国联邦卫生部水健康专家尤奈尔告诉记者,自来水水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占了大部分,如江河湖水等都属于地表水。为了保障水源的安全,德国各地都建立了水源保护区。如柏林地区的水资源,来自柏林—华沙地下含水层,这是一条水量丰富、水质相当好的地下泉。柏林还在含水层周围按不同的距离划分了三级水源保护地带,其中在采水点周围10米范围内的一级保护带要求最为严格,禁止一切有污染的物质渗入地面,违者将被罚以巨款。这些保护良好的水,在收集后,还要经过大型净化、沉淀、过滤、消毒等一系列处理才能进入居民家中。德国联邦卫生部规定,自来水公司每年都必须出具水质报告,居民可以随时打电话索取。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水质监测不是一天一次,而是一小时一次。
德国不仅要测自来水的酸碱值和细菌含量,而且还测矿物质含量,这样的水喝起来当然放心。不过德国的自来水价格也是全世界最贵的。如果用户每年用水1万立方米的话,每立方米的价格高达1.91欧元,而在美国,水费折合成欧元只有47欧分。这样高的水价,主要是为了让人们节约用水。
英国人 爱用滤水壶软化水质,桶装水少
英国人的“国饮”是茶,英国茶叶协会称,英国人每年喝掉620亿杯茶,占英国人液体摄入量的40%。随着人们对白水价值的认识,喝白水在英国正逐渐成为时尚。
在英国家庭和办公场所,很少看到桶装水,人们外出时都喜欢随身携带水壶。而在家里,滤水壶十分常见。据英国最大的滤水壶生产商“布瑞塔”统计,英国2450万个家庭中,有600万个家庭使用滤水壶,目前每年英国滤水壶销售金额高达1亿英镑。许多英国人用滤水装置,并非不信任自来水的安全性,而是想软化水质,因为英国大部分地方的水质很硬,容易滋生水垢,而水垢会降低电器的热能利用效率,并消耗更多洗涤用品,例如电热水壶中存在1.6毫米的水垢,会使热效率降低12%。所以,英国人很爱用方便的滤水壶。不过英国饮用水监察局不建议民众使用滤水装置,因为滤水装置使用不当,反而会污染水质及改变水的口感。该机构提醒使用滤水装置的民众,要把过滤过的水放进冰箱保存,并在24小时内喝完。
此外,英国自来水主管道大多是铁质的,容易生锈,且部分地区水源中的铁、锰含量高,如果处理不好,会在水管中形成沉淀,混入自来水,因此英国饮用水监察局提醒民众,发现家里自来水变色,应立刻通知自来水公司,并有权索赔。
美国人 抵制瓶装水,安全的自来水更好喝
在美国,其实不少人也很担心自来水的安全。因此,美国环境保护总署(EPA)、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及一些保健组织都给出了一些饮水安全指南。
不过,美国各大饮水组织都不推崇瓶装水,相反,他们还都立场一致地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瓶装水运动”。“很多人认为瓶装水比自来水更安全卫生,其实不然。 ”美国环境工作促进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说,美国市场上45%的瓶装水水源并非如广告所说,来自自然泉水或者纯净水,其实是净化后的城市用水或者干脆就是自来水。他们曾经对美国前10名最好品牌的瓶装水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了200多种污染物,包括细菌、化肥成分、工业化学物等,已经失去纯净水的意义。此外,大量的塑料瓶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塑料瓶回收不足15%,因此,提倡环保和节约的人也加入了“抵制瓶装水运动”。
“其实,安全的自来水比瓶装水更好喝。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能源专家指出,美国的电视台经常有水质测试的节目,参与者被蒙上眼睛辨别水质,结果常常是自来水胜出。“大城市的自来水每个月至少要接受100次细菌含量方面的测试,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只要求瓶装水生产公司每周测试一次。哪个更安全显而易见。 ”
美国饮用水安全协会还向人们宣传饮水知识,例如用水前,要先放水,冲刷管道,去掉管道中产生的铅等一些有害物质。
日本人 费心思保护自来水管道,也喝井水
东京的自来水,常被灌进饮料瓶里,放进自动售货机,和乌龙茶、午后红茶等一起出售。因为东京的自来水源头是富士山的山泉,流淌过程中途经火山熔岩土,其中的矿物质含量颇为丰富。
为了保障自来水达到饮用标准,日本人可谓颇费心思,尤其在对管道的保护上,他们的技术和水平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东京自来水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管道污染是自来水受污染最常见的因素,从净水池流出的水原本是干净的,但到用户家却要经过漫长的管道运输,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 ”据了解,日本对水质的测试有51项标准,其中包括大肠杆菌、水银含量、水的硬度和味道等。如果在输送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前期的监测就等于是无用功了。由于不锈钢更耐腐蚀,卫生方面强于其他材质,因此,日本的自来水管道大都使用不锈钢,日本自来水协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制订了管道和阀门的材料使用标准。
日本的建筑物供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供水,另一种是自来水先进入一个贮水柜,待水贮满后,再以不同供水方法把水送往用水终点。前一种面向2层以下的建筑,后一种面向高层建筑。由于水是从水槽流下来,而不是从水管流出来,所以人们每天早上都会拧开水龙头,让水流两分钟再饮用,以确保安全。对于送水管道和水槽,自来水公司有专门的维护部门,每半年清洁一次,维护期间会停水两到三小时,平时一旦发现管道有老化问题,也会立即维修或更换。
在日本的一些山区,有些地方环境保护得好,人们更喜欢饮用井水。 据《生命时报》报道
合格瓶装水须过五关
据介绍,要想制出健康的瓶装水必须严格把握好五关,而这五道关中,水源和生产管道消毒是最主要的。
1 水源控制,要到一定范围内无污染工业的优质水源区取水,从源头保证水的安全
2 采用高品质的生产管道,并对管道进行定期的清洗消毒,确保生产环节无污染
3 要对水进行严格的杀菌过滤
4 要保证包装材料的健康,装桶要无污染
5 安全储藏桶装水
据《长沙晚报》报道
最新
我国瓶装水标准将整合
卫生计生委直属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有关负责人5月3日表示,卫生计生委正在加紧对包装饮用水标准进行清理,将整合公布新的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据了解,卫生计生委全面启动包括包装饮用水标准在内的近5000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清理工作,将于2013年底完成清理任务,于2015年底前完成现行食品标准整合工作。 据《长沙晚报》报道
支招
买瓶装水要细看包装说明
关于瓶装水众说纷纭,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选用瓶装水?北京知名化工专家董金狮为您支招:
●看包装是否完整:标签、外观、保质期、生产日期,要一个不落。
●看矿物质含量说明:这对于喜欢喝矿泉水的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
●看清水源地址:这样不易被商家的宣传所忽悠,知道自己买的水取自哪里。●注重瓶装水瓶质量:在挑选瓶装水时,先看瓶子的薄厚,不能太薄,也不要太厚太硬。饮用水的瓶子,最好不要有颜色,它们可能含有某些重金属或颜料,会溶解于水中,对健康不利。此外,合格的瓶子,不会带有杂质和黑点,如果发现瓶子中含有杂质和黑点,应加以注意。 据《扬州晚报》报道
提醒
饮用不当隐患更多
“不管是自来水还是瓶装水,只有正确饮用,才是健康的饮水方式。”董金狮表示,如自来水,烧开就饮用的习惯,则是一种不健康的饮水方式,烧开后再烧3分钟左右,有利有害物质挥发,饮用才更有利于健康。
董金狮提醒,对瓶装水的饮用误区,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如不注意保存瓶装水的地方,再合格和安全的水,也会变得不安全。 ”董金狮表示,如炎热夏季,很多市民喜欢在车中或是后备箱存放瓶装水,经过曝晒后,矿泉水瓶易稀释出有害物质,危及健康。
另外,瓶装水所用瓶的乱象,也一定程度上增添了瓶装水的风险,如一些不合格的塑料瓶在加工中使用一些工业原料,当它溶入水中进入体内,就可能损伤肝脏等。“对于瓶装水,除了正确存放,打开后也要及时饮用,不能忽略饮用期限。”董金狮提醒,饮用水在开瓶之后,细菌和致癌物质会以几何级数般地增长。它们能从最微薄的空气中获得生长和繁殖的充足条件,一般小的瓶装水打开后不宜存放超过2天。 据《扬州晚报》报道
经过长期严格的监管和治理,这些国家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水污染问题,使自来水水质达到了直接饮用的标准。对于中国来说,兰州自来水苯超标、广东练江水污染等事件频发,对市民饮水安全造成威胁,如果能以此为契机,全面审视国内水安全问题,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行系统性整改,那么坏事就可能变成好事。供水行业的诸多问题,也亟待解决,在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控、管网改造、系统控制、环境监管、法律完善、第三方检测等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间。
欧洲人直饮自来水
在欧洲人眼里,自来水是可以直接喝的水,并且欧洲的饮用水标准是统一的,不管是自来水还是瓶装水。欧盟出台的《饮用水水质指令》是欧洲各国制订本国水质标准的主要依据。指令明确要求所有欧盟国家对水处理过程使用的材料和化学品建立审批制度,对水质监测指标和频率提出指导意见。欧洲各国大都依此出台自己的国家饮用水技术标准,有的比欧盟标准还高。

日本水龙头一开就喝,要求喝一辈子也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坏处。
相信许多人曾经在日剧中看到,主角早上起来后帅气的直接在厨房将水龙头转开,生饮自来水的画面。日本的自来水法有许多严厉的规范及规定,成为人民使用的自来水,需经由许多程序及检验。日本水道法(自来水法)规定水道水的水质基准,是由以下两样观点为准则所延伸:喝一辈子也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坏处;除了提供人民饮用及洗涤,味道及颜色上不带来任何影响。在如此信念坚强的法规下,也难怪日本的自来水能够生饮。在日本,污染饮用水是《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之一。污染自来水和水源的行为,属于“污染水道罪”,可判处6个月以上7年以下徒刑。向自来水混入毒物和其他有害健康的物质,则判处2年以上有期徒刑;导致人死亡的,判处死刑、无期或5年以上徒刑。
直饮水系统在国外的普及
新加坡:“谁污染,谁付费”安装传感器监控水质
新加坡是全球主要炼油中心之一,西部的裕廊岛工业区聚集着一些世界级的大型炼化企业。如此大规模的炼化工业园区,不可避免地会排放大量工业废水。然而,新加坡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通过严格立法、严格执法,基本保证了排入公共污水管网的工业污水符合相应标准。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蓝伟光说,新加坡处理废水污染的原则不是“谁污染,谁治理”,而是“谁污染,谁付费”。
“谁污染,谁付费”的前提,是制定出严格的法律。例如,依照《污水排水法》第294章、《污水排水(工业废水)条例》等,排入公共下水道的工业废水必须不超过45摄氏度、pH值必须不低于6并且不高于9。这些法律还对工业废水中特殊物质的含量、金属的含量进行了细致规定。同时,严格规定废水中不得含有电石、汽油及其他易燃物质。对于超标情况,新加坡公共事业局专门制定了详细的税收细则。新加坡公用事业局一项名为“新加坡无线水哨兵”的供水网络远程监测项目于2009年发起,在供水管道内安装传感器,以便在管道爆裂或水质受污染时能及时作出反应。

法国:自来水采水点附近必须设立保护区
三分之二以上的法国人每天都喝自来水,80%的法国人对自来水水质表示满意。这样的调查结果,与法国对水资源管理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为保证6600万人口的日常用水安全,法国政府根据水文分布将全国划分为12个流域,每个流域设有专门的委员会进行相对独立的管理。其中设立采水点保护区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1992年1月3日颁布实施的《水法》规定,自来水采水点附近必须设立保护区。在距采水点较近的区域内,一切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水质的设施、工程、活动或项目等都被禁止或管制。
德国:自来水公司每周做1.5万次实验
虽然德国的矿泉水种类众多,物美价廉,但德国人口渴时还是愿意接一杯自来水喝,既不加热也不过滤,既卫生又安全,那么德国是如何保证水质的呢?在德国,饮用水是作为食品来进行控制和检测的。德国《饮用水条例》对于饮用水的标准做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并且这一条例还在被不断地加强与完善。德国所有自来水管中流出的水都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这里对于饮用水标准的规定比对矿泉水还要全面。柏林自来水公司的实验室每周会做超过1.5万次实验,确保饮用水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两德统一后,德国对水业整治投入了巨大资金,至今超过已1100亿欧元。因为德国70%的饮用水来自地下,为保障水源安全,各地都建立了水源保护区。

这些水在开采收集后,还要在水厂经过大型净化、沉淀、过滤、消毒等一系列处理才能进入居民家中。
德国要求自来水卫生标准达到“婴儿可以直接饮用”的水平。在柏林,为防止合格的饮用水在建筑内最后几米的运输中受到污染,自2001年起,房屋的所有者也被列入供水方——原本,住房中管道的质量是由房屋所有者负责的。
美国:从水龙头流出来的自来水能够直接饮用,比瓶装水更好喝
美国对自来水定有标准,要求从水龙头流出来的自来水能够直接饮用。美国国会早在1974年就通过了《饮用水安全法》,从某种角度看,这个法规对环境保护也是有着极大促进作用的。
美国各大饮水组织都不推崇瓶装水,相反,这些组织还立场一致地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瓶装水运动”。美国环境工作促进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说,美国市场上45%的瓶装水水源并非如广告所说,来自自然泉水或纯净水,其实是净化后的城市用水或者干脆就是自来水。他们曾对美国前10名最好品牌的瓶装水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了200多种污染物。此外,大量的塑料瓶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提倡环保和节约的人也加入了“抵制瓶装水运动”。
中国和外国自来水的差距原来这么大,看完我震惊了!!(转载)
美国人抵制瓶装水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俞维
在国内时,常听人们说美国的自来水非常干净,可以放心大胆地喝。到美国后发现,其实不少人也很担心自来水的安全。因此,美国环境保护总署(EPA)、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及一些保健组织都给出了一些饮水安全指南。
不过,美国各大饮水组织都不推崇瓶装水,相反,他们还都立场一致地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瓶装水运动”。“很多人认为瓶装水比自来水更安全卫生,其实不然。”美国环境工作促进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说,美国市场上45%的瓶装水水源并非如广告所说,来自自然泉水或者纯净水,其实是净化后的城市用水或者干脆就是自来水。他们曾经对美国前10名最好品牌的瓶装水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了200多种污染物,包括细菌、化肥成分、工业化学物等,已经失去纯净水的意义。此外,大量的塑料瓶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塑料瓶回收不足15%,因此,提倡环保和节约的人也加入了“抵制瓶装水运动”。
“其实,安全的自来水比瓶装水更好喝。”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能源专家指出,美国的电视台经常有水质测试的节目,参与者被蒙上眼睛辨别水质,结果常常是自来水胜出。“大城市的自来水每个月至少要接受100次细菌含量方面的测试,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只要求瓶装水生产公司每周测试一次。哪个更安全显而易见。”
美国饮用水安全协会还向人们宣传饮水知识,例如我在国内时认为煮开的水安全,到美国后才知道,煮沸只能消灭水中的微生物,如果水中有硝酸盐和铅,将水煮开反而会增加硝酸盐及铅的浓度,有害无益。此外,用水前,要先放水,冲刷管道,去掉管道中产生的铅等一些有害物质。
日本管道都是不锈钢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邓晨
东京的自来水,常被灌进饮料瓶里,放进自动售货机,和乌龙茶、午后红茶等一起出售,价格是100日元(1日元约合人民币0.07元)。因为东京的自来水源头是富士山的山泉,流淌过程中途经火山熔岩土,其中的矿物质含量颇为丰富。
为了保障自来水达到饮用标准,日本人可谓颇费心思,尤其在对管道的保护上,他们的技术和水平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东京自来水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管道污染是自来水受污染最常见的因素,从净水池流出的水原本是干净的,但到用户家却要经过漫长的管道运输,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据了解,日本对水质的测试有51项标准,其中包括大肠杆菌、水银含量、水的硬度和味道等。如果在输送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前期的监测就等于是无用功了。由于不锈钢更耐腐蚀,卫生方面强于其他材质。因此,日本的自来水管道大都使用不锈钢,日本自来水协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制订了管道和阀门的材料使用标准。
日本的建筑物供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供水,另一种是自来水先进入一个贮水柜,待水贮满后,再以不同供水方法把水送往用水终点。前一种面向2层以下的建筑,后一种面向高层建筑。由于水是从水槽流下来,而不是从水管流出来,所以人们每天早上都会拧开水龙头,让水流两分钟再饮用,以确保安全。对于送水管道和水槽,自来水公司有专门的维护部门,每半年清洁一次,维护期间会停水两到三小时,平时一旦发现管道有老化问题,也会立即维修或更换。
在日本的一些山区,有些地方环境保护得好,人们更喜欢饮用井水,但最近常发生水井引发肠胃疾病的事件,所以政府号召人们还是最应该相信自来水
国外如何保障饮用水安全? 德国人就喝自来水